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0-25] 社論:抗美援朝與反侵略戰爭

 今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五十周年紀念日。

 五十年前的六月,朝鮮戰爭突然爆發。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台灣問題正待解決。在多次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基於國家安全利益和國際主義義務,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毛澤東主席曾說過:「如果不是美國軍隊佔領我國的台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隊作戰的。但是既然美國侵略者已經向我們進攻了,我們就不能不舉起反侵略的旗幟,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義的」。

 一九五○年十月廿五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與朝鮮軍民共同抗擊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歷時二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中朝軍隊共斃傷俘敵九十五萬餘人,迫使美國於一九五三年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同時中國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在戰爭中壯烈犧牲和光榮負傷的達三十六萬人之多,犧牲者中包括國家主席的兒子——毛岸英。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為抗擊侵略和霸權,為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而進行的正義之戰。一個剛剛從戰爭廢墟中站起來的國家,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不畏強暴,說話算數,不僅敢於鬥爭,而且善於鬥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為新生的共和國打出了生存空間,打出了大國地位。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妄圖征服整個朝鮮進而威脅中國的企圖,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與主權;遏制了某些國家的囂張氣焰和反華反共惡流,確保了半島乃至遠東戰略格局較長時期的相對穩定;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激勵了世界各國人民反帝反殖和民族解放的鬥爭。這是中朝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的勝利。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百萬志願軍將士浴血奮戰,以劣勢裝備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戰績。志願軍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等為代表的大批英雄模範,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英勇頑強的精神在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志願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在戰爭中,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到處可見感人的參軍支前場面。志願軍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軍民並肩戰鬥,休戚與共,親如一家,用鮮血和汗水凝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誼。愛國主義精神和廣大人民的支持,是我們贏得戰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但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是國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時刻激勵著全國人民為振興中華而艱苦奮鬥。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因勢利導,揚長避短,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高度現代化敵人的寶貴經驗。認真研究抗美援朝戰爭,對於進一步加強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和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具有現實的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表明,不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改變,人心向背和戰爭的正義性永遠是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只能以失敗告終,干涉別國內政只會自陷泥淖,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這些真理。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是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力量。中國人民無比珍視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將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中國的統一進程不可阻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周恩來總理曾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莊嚴宣布:「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誰要是抹煞和破壞這四分之一人類的利益而妄想獨斷地解決與中國有直接關係的東方問題,那麼,誰就一定要碰得頭破血流」。這些話今天聽來依然擲地有聲。

 五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繼續致力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與朝鮮和韓國都保持著友好合作關係,特別是中朝用鮮血凝成的傳統友誼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並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對近來朝鮮北南方對話、和解與合作的成果表示衷心的歡迎和祝賀。民族和解與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中國堅決支持朝鮮半島北南雙方在排除外來干涉的前提下實現自主和平統一的努力。作為停戰協定簽字一方,中國希望有關各方盡早達成半島和平協定,建立持久和平機制,以結束當前的不正常狀態。

 今天,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朝既定的目標前進,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跨世紀發展戰略,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值此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紀念志願軍的豐弘黍Z,學習志願軍的革命精神,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