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2-30] 社論:為新世紀香港騰飛探路

 新千年即將到來,香港快要告別舊的一千年。香港的繁榮光輝能否在新世紀更加耀眼?香港作為內地與西方世界的中介橋樑角色是否會逐步消失?

 董建華本來可在年終休假,但一種歷史責任感,催逼他到珠江三角洲訪問,知己知彼,自我完善,探索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入世」對香港帶來什麼衝擊,為香港找尋新路向。釵h香港實業家和企業家,都有一種危機感。世界經濟一體化帶來了全球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帶來了資金的重新布局,帶來了新的生產和貿易模式。誰要是跟不上這個急劇的變化,作出新部署,誰很快就會沒落。在歷史上,東方的長安,隨著水路貿易的興起、絲綢之路蕭條而沒落了。西方的羅馬,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興起,讓位給倫敦。

 董建華此次出訪提到居安思危、知己知彼的思想。在新世紀的門檻面前,香港再也不能沿襲舊時的以資產增值來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了。全球的資金都蓄勢待發,準備湧入世界上最後一個未開發的龐大的十三億人口的市場。香港找對了商機,將乘這股浪潮而經濟騰升。香港若找錯了道路,大量資金擦身而過,香港之中介角色將會衰落。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財富的新世紀,也是一個隨時因失誤而墜落低谷的艱難歲月。

 中國「入世」,理論上香港會找到無限商機。但是,香港必須動作快,起步早,有組織、有計劃地為香港的各種服務業專業人士進軍內地市場鋪路,為香港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這兩個領域的商機抓住了,大量商業活動、大量資金會留在香港,大量的財富會給香港賺取。

 有人計算過,中國五年之內,外貿會升至六千億美元,若有四成經過香港中轉,一年香港可賺到之服務費便達二百四十億美元。香港在內地的投資達一千四百多億美元,若每年回報率為一成半,一年可為香港帶來二百二十五億美元。若香港再進行專業服務輸出,可賺五十億美元。三筆數為四千億港元。

 董建華此際到珠江三角洲訪問,正是為香港探討中國入世後的商機,開展粵港經濟合作,推動香港在新世紀經濟騰飛的黃金之旅。可以預期,十年之後,整個珠江三角洲將是全球的製造業基地,家電、電腦、通訊、醫療儀器、航空機械、汽車、中醫藥製造業雲集於此,從香港到廣州,中小城鎮星羅棋佈,成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經濟合作區。香港的強項是金融業、服務業,香港是旅遊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港粵若能緊密合作,優勢互補,那麼,香港金融中心的輻射能力將滲透到珠江三角洲,大量商品經香港出口,香港將會幫助珠江三角洲的產品營銷到五大洲,香港的股市也可以為內地的大型企業上市集資、債市可以為內地企業發債券。屆時,香港的金融和證券市場與華爾街市場將有不同的周期與不同的軌道,使國際投資界可以有不同的投資選擇和套戥模式。

 科技是香港經濟架構調整的動力,是產品升級的依托。珠江三角洲能迅速聚集科技人才、吸引人才,值得香港借鑑。香港不能再對科技人才缺乏的現狀採鴕鳥政策,而應有危機感。董建華參觀的科技基地和工廠,將對香港發展科技事業提供新思路。

 香港在新世紀肯定成為國際一流大都會,但她與所有國際大都會一樣,一定要擁有商品生產基地、龐大的市場、科技基礎、財富匯聚條件,而這些條件都在香港的北面。由於中央不准省級機構干預香港,粵港合作須由香港作出主動,董建華訪粵之行,是歷史性合作的第一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