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2-25] 社團新聞:本報特稿:集歷史宗教藝術於一身
本報記者 邱萍菲
集歷史價值、宗教意義及藝術美感於一身的「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造像」在香港藝術館展出,為配合此難得盛事,香港藝術館特與志蓮淨苑特別邀請了十五位來自國內、日本及本港的學者,共同探討青州佛像,把佛像的藝術成就、歷史背景、及其與日本佛教在傳承上的關係再現於觀眾眼前。
佛教造像進一步民族化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在進一步民族化的進程中,既具有共同的時代風格,而又同時展現不同的地區特色,青州造像更是具有地區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金維諾在出席研討會時指出。他認為青州地區先後出土造像近千,為了解當地佛教雕刻的發展及其特色,提供了重要實物。
青州龍興寺出土的造像最高的達三○五厘米,小的則僅五○厘米,由北魏晚期至北齊形成系列,體現了由北魏造像背屏式翔龍與嘉蓮巧妙結合,到東魏造像集南北風格為一體的豐腴之美,再到北齊背屏式造像開始式微,而後出現「曹衣出水」的佛像造型。金維諾表示,青州佛教造像既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風格與形制,除了注意外形的優美外,更注重人物內心的表現,令佛像在寧靜含笑之間,體現形象內心的美。
藝術風格影響朝鮮日本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則就青州城與佛教的因緣進行詳盡的分析。他指出之前有報紙報道「佛教高僧法顯曾在青州龍興寺翻譯佛經」的報道是錯誤的,因為法顯雖曾在青州彭城逗留了一冬一夏,卻未曾在青州翻譯佛經。而且當時,青州尚未有因劉善明故宅而建立的佛堂,更無所謂「龍興寺」。「不可以因為在龍興寺發現了珍貴的佛教造像,便隨便把它與法顯拉上關係。」饒宗頤笑著補充。不過,青州彭城自三國以來便一直是佛教重鎮,其由來已久,也與法顯曾有過一段淵源,倒是不假。
龍興寺出土的石造佛像除了令大眾了解由北魏至北齊佛教造像的風格轉變外,原來其造型特點也同樣影響了日本飛鳥、白鳳佛像的風格與形象。日本九州藝術工科大學教授田邊三郎助在研討會上向聽眾介紹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像與中國青州佛像的傳承關係,他指出,龍興寺北魏末期到東魏的如來像的式樣,會使人聯想到朝鮮半島的百濟石佛,在同一石料上,一面雕刻出北魏如來立像的下襬皺褶,另一則雕刻著東魏風格的低垂下襬,在日本飛鳥、白鳳時期的金銅佛中,也有顯示出兩者類似特徵的作品。
各方面學者參與研究
田邊三郎助又指出,龍興寺石佛群像與日本飛鳥、白鳳佛像體現出顯著的源流關係,從宏觀上看,那一時期應存在著一由山東半島到朝鮮百濟地區,再連接日本西部的環繞黃海的文化圈。
青州龍興寺石造佛像在一九九六年出土,幾年來引起各方學者不同方面、角度研究整理,大抵勾勒出了其歷史面貌。出土的佛像各有神彩,雖因時代不同而各具形態,但其俊逸靈秀卻是相同的。雕工細緻的佛像,線條柔美、刻畫生動,既產生了美學的效果,同時也具備陶冶人性的作用。令人自那細膩的雕工中,體會生命的莊嚴及世間的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