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8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8-24] 派錢非良方 要緊變觀念

■斯 遠

 某報昨日報道,政府計劃在十月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紓解中產階級怨氣的「良方」,包括考慮設立一個三百億元的基金,援助負資產小業主轉按,減輕其每月供款負擔。

 政府發表聲明,指有關報道純屬揣測,並無事實根據。

 有關的報道其實反映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揣測,正如銀行界指出,政府對負資產業主的貸款很可能會「泥牛入海」,日後很難收回。這等於是拿全體納稅人的金錢去援助一部分人,不符公平原則。

 成立負資產援助資金不但違反公平原則,在財政上也行不通。因為投資物業成負資產者若可獲政府派錢,那麼投資股市成蟹民者亦可要求政府派錢,再推而廣之,生意失敗了也要政府派錢,香港六千億元儲備,將很快用罄,連公務員工資亦無法支付,豈非要政府停止運作?任何免費午餐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況且如此巨大的免費午餐,香港根本無能為力支付。

 派錢的免費午餐觀念,早已被經濟學和「福利國家」的歷史證明是一條「從搖籃走向墳墓」的道路。特別在目前香港受到世界性經濟衰退和內部結構調整兩大夾擊之下,派錢應付危機之舉乃飲鴆止渴的非理性行為。目前香港要促進經濟繁榮和紓解民困,最緊要的做法是改變落伍陳舊的觀念(包括派錢的免費午餐觀念),同時引入新的觀念。

 目前對香港來說,新觀念、新創意就等於創造金錢,例如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赴京與中央政府商談放寬內地人士來港事宜,取得積極成果,內地將簡化商務簽證並允許多次往返,以及增加來港旅遊名額,這對振興本港旅遊業作用明顯。內地商務客平均每人次在港消費六千多元,普通內地旅客平均每人次在港消費四千多元,只須內地來港旅遊人士增加一倍,即從去年的三百多萬增加到每年六百多萬,他們來香港的年消費總額可達三百六十億元,就超過了港人去年到內地的消費總額(二百九十四億元)。

 可見,僅僅是一念之差,即從防範內地人士來港,到歡迎內地人士來港旅遊,無須投下巨資,更無須派大錢,即可解決許多港人的就業問題,而這恰恰是最有效的紓解民困的方法,是治本之方。

 更大和更重要的觀念轉變,是無論政府或民間,都宜看到香港在世界經濟不景周期及內部結構調整兩大夾擊下,一方面要減低成本、增強效率,一方面要加快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社會整合。過去只談港粵經濟整合而不談港粵社會整合,其觀念仍未到位。其實,特首董建華早在九九年的施政報告中就提出:

 「我們毗鄰的廣東省,包括珠江三角洲和深圳市,經過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累積進一步提升的龐大潛力。澳門今年年底回歸祖國後,穗港澳深珠之間的五萬平方公里,必將形成更緊密整合的區域經濟。港人在區內的投資、消費、置業、旅遊、定居等活動,將不斷增加。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大大提升,亦將成為香港進一步富裕繁榮的動力。我們將研究如何加強區域內的合作,在『一國兩制』之下協調發展,讓人、貨、資金等各種資源盡量依循經濟規律自由流動組合,以達至新的飛躍。」

 現時香港的熱門話題之一是「人才錯配」,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在於包括人才在內的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的錯配。香港只有徹底改變舊觀念,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與珠三角加快整合,香港才能走出目前高成本和經濟空心化的雙重危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