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9-10] 香港教育制度既要普及亦要拔尖
■王卓祺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作者負責的一項調查顯示,中產階級大多希望子女在國際學校或往外國接受教育,這說明香港不應將「有教無類」的社會平等觀念與培養優質人才的「精英效果」對立起來……
中產階級人士對特區政府所辦的主流學校失卻信心,這是近年大家在心中都存疑的問題。一些啟示的現象是本地國際學校學額供不應求,往外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增多及年輕化。但是,筆者負責的一項市民對特區政府教育政策評價的調查卻證實了上述的看法。更令人擔心的是,中產階級背景人士較其他被訪者更多希望子女在國際學校或往外國接受教育。
香港教育制度一直值得自豪的是它有著社會流動的功能。這即是說低下階層學童可以透過讀書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及經濟條件。筆者及十分多相熟的朋友亦是藉著香港公平的教育制度及自身努力從社會下層一步一步的改善生活環境。這個社會流動的機制的前提,是社會所有階層都可以一同接受優質的教育,而且是不論學生的家庭背景。若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離開香港主流學校,即傳統中小學,那麼剩下來學生的低下階級成分會造成標籤效應的,若我們用香港現在的傳統名校(也是傳統學校的最上層部分,收取成績最好的學生)所在的地點便可說明問題。它們大多數坐落在港九舊市區,而非新界及市區的公屋地區。這樣,它們吸收不同階層學童機會便較大了。現在新界各地區亦冒起了一批學業成績十分好的二線名校,但由於缺乏了傳統名校的傳統,在家長心目中仍然是次優選擇的,而關鍵的是新界地區的居民普遍收入及教育背景均稍低於舊市區居民。因此,二線名校吸納的學生質素自然是較為參差了。
上述的分析好像是不贊成社會平等,而認同名校的制度。筆者認為關鍵之處是教育制度是否具備普及性,即不論貧富家庭子女都有平等機會接受教育。然而,在這個基礎之上教育制度一定要保證能夠有所表現,即可以培養優異的學生補充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樣地,我們必須接受教育是社會分層的機制。不可以接受的是低下階層家庭的子女不能與中上層的子女有一樣的機會接受名校的教育,關鍵之處是,教育制度能否在普及基礎上培養精英人才,而其擇優汰弱的過程是否公開及公平的。
若香港的主流學校不能吸納不同階層家庭子女的話,它們成為優質學校的機會便大打折扣了。例如升中派位愈來愈依靠電腦隨機的幸運成分而非靠學生的成績;又例如教育當局不認同學校之內將成績好的學生編為精英班的做法,這些名似平等化的措施其實是誤解了教育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學生要透過自身努力以證明本身的優點。社會分層以至教育制度內的分層並不一定是壞事。其關鍵處是這些分層是否有流通機制,而它亦是公開給予所有社會階層,而不會被某一階層所壟斷的。
我們若看看歐美所有民主國家,它們一樣十分重視社會平等,但學校的分層亦是常態。例如美國的哈佛,英國的牛津、劍橋這些世界一流大學是收取最優異的學生,但又不會因學生家庭背景而有所歧視。這種學校的分層的安排有何問題?
香港主流教育制度的問題是否由於擴充過快而在質素控制方面有所疏忽呢?舉例說,以前大學是「嚴入寬出」,但現在差不多是「寬入」但卻維持「寬出」。怪不得筆者做的同一個調查有七成六被訪者認為「同十年前比較,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水準差驉v。
總的來說,我們不應將「有教無類」的社會平等理念與培養優質人才的「精英效果」看成不能相容的。我們既要普及教育亦要精英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