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9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9-20] 文匯社評:體察民意 高效施政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天指出,政府將會加快通往邊境的鐵路和西部通道大橋上馬,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失業問題。這是特區政府尊重民意,從善如流,採取措施刺激經濟,穩定形勢的重要舉措。

 美國遭到恐怖襲擊之後,航空公司和飛機製造業出現了大規模裁員的浪潮,美國經濟面臨大幅度下滑。香港的出口商品有三成以上以美國為市場,初步估計下半年損失的美國訂單將達到二百二十億港元,預期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會出現負增長,失業率將會上升。特區政府對嚴峻的形勢作出了敏銳的反應,決定採取緊急措施,穩定香港的就業形勢,這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時的。西方不亮東方亮,在歐美日市場普遍不景的情況下,中國卻有百分之八的經濟增長,香港經濟的一個重要出路就是利用中國入世的良機,加強同珠江三角洲的融合,發展高增值行業,開拓內地廣闊的市場,把香港建設成為跨國企業向內地進軍的中繼服務站,為中國四化服務的金融中心、法律仲裁中心、物流供應中心、向外銷售中心。

 加快跨境基建的建設,是政府向社會指明今後的經濟發展路向的重要部署。政府決心大,路向正確,行動果斷,民間投資者自然會紛紛追隨。當前,困擾香港的問題是信心問題和經濟方向問題。外部競爭激烈,全球經濟一體化逼人而來,生產工序短期內大量向低成本地區轉移,港人有點措手不及,茫無頭緒。在這個關鍵時刻,政府的作用是穩定軍心,為民眾指出明確的方向,在經濟領域做一些富標誌性、方向性的事情,引領私營部門追隨。某些投資的金額並不是很大,所創造的職位不是很多,但這些動作卻引起宏觀的影響,牽動多個經濟領域取得全面進展,跨境基建的動工就有這種效果。因為,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融合牽涉到不同行業的利益,也牽涉到舊觀念舊運作方式相應改變,公眾都以特區政府馬首是瞻。政府是領導者,下了決心之後,方向立即明朗,物流管理業、創新科技、旅遊業、電子信息業投資者信心自會增加。

 前一個階段,政府高層提出了不少施政方針,但個別部門卻沒有制訂具體執行方案,長期停留於議論階段,雷聲大雨點小。以發展旅遊業為例,需要在景點附近街道增建旅遊導遊牌,方便遊客按圖索驥,但如此簡單的工作,卻拖拖拉拉,未能跟進落實。再如上水至落馬洲的鐵路支線,兩個部門互相爭拗,互相扯皮,拖延了六個年頭,以衙門打官司不發出施工證而告終。現在上水至落馬洲鐵路要上馬了,成本增加了二十億,完工期拖長了兩年半,這阻遲了融入珠江三角洲的黃金時間,有關衙門有否想過加快建設進度、降低成本,追回浪費了的時間和金錢?若要提高市民的信心,具體功能部門需要認認真真提高辦事效率,每一項施政方針都應有具體措施落實,有檢查落實的制度,每個部門的工作計劃都應有透明度,當市民看到施政方針很快就得到貫徹,信心自然提高。檢查官員是否言出行隨,扎扎實實做事,講求效益,是考核官員政績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政府效率的最佳辦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