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28] 文匯社評:禍水外引 無助解決痼疾

 日圓昨日跌至一美元兌一三二,看來短期內還會跌到一四○水平。日圓急促下挫已經拖累新加坡元、台幣、韓國圜和泰銖急跌。國際金融界和亞洲國家紛紛指出,日圓急挫是由於日本官員主張貶值的言論造成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日本作為亞洲經濟大國,有責任為亞洲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作出努力,如果為了轉嫁危機惡意將日圓貶值,破壞亞洲經濟復甦的形勢,造成經濟和金融動盪,不僅亞洲鄰居受到傷害,日本也必然難逃一劫。亞洲國家包括中國紛紛要求日本政府必須承擔責任和義務,採取一切措施穩定日圓匯價,為穩定亞洲經濟及促進亞洲國家之間平等自由貿易有所作為。目前,亞洲各國正密切注視日本首相小泉何去何從。

 小泉純一郎是高舉改革的旗幟上台的,但是他的「改革英雄」形象已經逐漸褪色。日本任由日圓貶值,標誌著小泉當初不宣布具體改革內容,是一種早有預謀的競選的權宜策略。自民黨內部有所謂反對改革的「抵抗力量」,以橋本為首的「抵抗力量」一直代表著日本大財閥的利益,在選舉的時候,小泉扮演紅臉角色,橋本扮演白臉角色,各自拉攏不同利益的選民,使自民黨獲得一百一十二個參院的議席。選舉的時候,小泉發表談話強調「改革不設禁區」,但堅決不承諾制訂改革的具體內容,今天日本採取任由日圓貶值的方案,表明小泉很快便屈從大財閥,只是一個假改革派。

 日本陷入經濟低潮已經持續十一年,擺脫經濟衰退的唯一出路,是進行經濟轉型和體制改革,捨此並無出路,日圓貶值是抗拒改革的表現,是迴避經濟痼疾的懦夫行為。

 日本存在五大經濟痼疾:第一,日本是出口主導國家,日本汽車工業和家電工業生產能力過剩,不能適應全球經濟衰退的外部環境。第二,財政貨幣政策失效,日本連續十一年發行巨額國債,共十一次追加了補充預算,以刺激內需。日本的國債總額為國民生產總值的一點四倍,財政赤字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形成了財政危機。零利率也不能推動投資和消費,利率槓杆已經失靈。日本已經失去了持續調控經濟的能力。第三,日本採取了錯誤的產業導向政策,把大量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做成了泡沫經濟,錯過了產業升級的機會,耽誤了高科技發展的黃金十年,而在同期,美國借助資金流入的機會大力發展高科技和信息產業,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把日本遠遠拋在後面,日本的競爭力大為削弱。第四,金融體制改革滯後,日本政府在戰後為了緩解資金緊張,實行了金融統制政策,支持銀行盡量向企業貸款,造成了銀行超貸、企業超借,企業自律不嚴,競爭力降低。當泡沫經濟爆破,日本銀行手持大批不良資產,不敢清理債務進行改革。日本金融業不肯與時共進,缺乏風險投資機制,阻礙了新興產業和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一般中小企業由於銀行惜貸,也缺乏資金來源,紛紛破產。第五,日本政府和企業關係過於密切,企業依賴政府援助情況嚴重,一般企業採取終身聘用制度,競爭機制不足,企業會計標準不符合國際化,妨礙外資收購,排斥外資流入,企業只是注意規模,不注重股東利益;法人互相持股,企業互相綑綁在一起,靈活性不足,不能對世界經濟一體化作出有效反應。日本如果不作脫胎換骨式的體制改革,就難以擺脫持續的經濟低潮。

 日本諱疾忌醫,只是照顧大財團的利益,明知把日圓貶值不能解決日本的經濟痼疾,仍然不肯進行經濟改革,開放市場,而是採取了保護主義和轉嫁危機政策,這只會使日本的經濟更加缺乏競爭力,不能轉向高附加值服務業務和高新科技業,日本的經濟將更加衰頹,金融風暴陰影又告重來。日本必須改弦更張,採取穩定匯率政策,加快體制改革和產業轉型,這才是日本的最佳出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