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28] 大潮流下如何面對「三減」問題
■許智明 博士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突出趨勢,而自由貿易區則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的形式。經過十五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加入了世貿組織,融入國際經貿「大家庭」,既享受自由貿易的長處,亦需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入世之後的中國充分利用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通過香港、澳門和內地的自由貿易區逐步擴大,構建「一體化」,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的提高,產生深遠的影響。
只爭朝夕把握良機
世貿的重要原則,是推行平等貿易。但根據有關規定,世貿組織對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世貿組織的成員有彌補性政策,允許發展中國家成員國國內市場逐步開放有一個過程,即存在為期五年的過渡寬限期;發展中國家在履行某些承諾時,可以採用特殊的安排,如國際收入惡化時可以限制貨物的進口等措施。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入世之後首五年的時間,把握好過渡期這個機會,不僅對內地,特別是對香港都顯得十分重要。中國入世後,香港立即面臨挑戰,外商可以繞過香港,直接進入內地,香港要排除喪失中介地位的風險,必須要加大軟硬件建設,以全新形式,為外企進入中國,以及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一流的中介服務。
且不論東南亞諸國,與香港相比,金融風暴後的新加坡、台灣比香港衰退得更厲害。新加坡全年預計出現超過百分之三的負增長,台灣也預計有百分之一點七六的負增長,這是五二年以來首次陷入負增長。香港房地產跌了五成,股市下跌了六成,還出現了巨額的財政赤字,估計全年也會出現百分之零點二的負增長,主因是國際經濟不景的影響,是港英積累的泡沫經濟破裂,香港市民順境時,不能夜郎自大,逆境時,也不需妄自菲薄,雖然祖國作為香港的後盾,將給予香港經濟以強有力的支持,但香港市民不可有等人救援的依賴思想。事實上,香港可以在中國內地入世的首五年發揮極其特殊的重要作用,幫助中國內地企業和地方政府增強運用國際運作規則的意識,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並學會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企業解決矛盾和處理糾紛的辦事能力。
全球化趨勢不排斥區域經濟
最近,特首董建華向中央政府提出了組建「中國內地與香港的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也得到中央政府的積極回應。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經濟全球化突出的趨勢時,自由貿易區則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的形式;在歐洲,存在「歐洲聯盟」;在美加地區,存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在東南亞地區,存在「東盟十國自由貿易區」。在亞洲、大洋洲和拉美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各種雙邊或多邊的自由貿易區的構想。
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的經濟「發展極」觀點,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發展極」觀點認為:由先導部門和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在某些地區或大城市聚集發展而成的經濟活動中心,具有生產、貿易、金融、交運、資訊服務和決策中心等功能,能夠產生吸引和擴散作用,產生規模經濟的效益。「發展極」和「增長極」的區別,在於能否承擔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和推動作用,而不是強調自身的增長。
內地為中心的港、澳、內地區域,同樣存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可能性,即使各地經濟發展具不同的水平也無妨,因為區域經濟本身就具經濟、資源互補的功能,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內,美國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墨西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上互補、相互依存,足以構成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重要條件。
在中國入世前,港澳在內地享有相對優惠條件。但是在中國入世後,為了符合世貿組織的條款,過往保護港澳資的法規和優惠政策將會被取消,這種相對優惠條件將不復存在。讓港澳資企業優先進入行將開放領域,或給予超乎其它外資企業的待遇,都可能被視為抵觸世貿條款而不宜實行。
由於中國入世,加上香港、澳門是中國獨立關稅區,都是世貿成員。除美國之外,香港更是內地最大的投資夥伴,因此,按世貿組織的規則,建立類似「東盟自由貿易區」、「歐洲自由貿易區」那樣的區域一體化經濟關係,構建關稅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區,是發展經貿關係的重要出路,對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產生重要作用,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都有利。
「滾雪球」擴大自由貿易地域
建立自由貿易區,一方面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取消關稅或其他貿易限制;另一方面各成員又各自獨立地保留自己的對外貿易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符合世貿的基本規則。特別是類似的自由貿易區,四區各展所長,避己之短,大陸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人才資源豐富;香港服務業水平領先,資訊集中,資本雄厚。在「自由貿易區」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域,為其資金、技術、產品、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自由流動創造條件,各地合作優勢互補,可以顯示經濟垂直分工,經濟貿易互補性等區域合作空間。入世後五年內,內地必須全面開放金融、保險、電信等服務行業,香港目前處於優勢的各種服務業,包括金融、法律、財務、會計、貿易和電訊,「學習效應」將帶動內地的相關服務水平的提升,很有可能在未來的自由貿易區域內,出現香港、上海不同功能的金融中心。
一個國家實行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是開天闢地第一回;「自由貿易區」的特殊關係,在國際上獨一無二。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港、澳、內地,建立「一國三區」的自由貿易區,逐漸走上「一體化」,也沒有外國經驗可以借鑒,必須靠中國人自己去摸索。加上區域內各區的經濟密切度、依存度也不盡相同,可以採用「滾雪球」的方式逐漸擴大合作區域。首先實行港、粵兩地的自由貿易區;再將自由貿易區範圍擴大到港、粵、澳三地,再擴展到港、粵、澳、閩四地,甚至最後延伸到港、澳、台、粵、閩等地,形成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
目前,中國內地的國民生產總值,排在美、日、德、英、法、意之後,列第七。如果通過建立的自由貿易區,逐漸走上「一體化」,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將會大大的加強,這是每個中國人所翹首期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