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23] 港人均六條牛仔褲:全球稱冠
【本報訊】據美國國際棉花協會發表的最新全球時裝消費潮流報告顯示,經濟不景下,香港人「霎時衝動式」購物不復見,他們買衣服轉趨理智謹慎,被訪者每月購買服裝的支出由九九年的每月平均八百港元,下降到最近的每月六百港元,有三成人表示暫時不會買新衣服。調查還顯示,港人每人有六條牛仔褲,數量為全球之冠。
美國國際棉花協會是次調查分別在香港、台灣、日本、韓國、印度、巴西、歌倫比亞、德國、意大利及英國共十個地區進行,共訪問逾五千名年齡介乎十五到六十歲的消費者。調查指出,現時香港消費者購買時裝的意慾較九九年的調查報告為低。只有四成多人表示會較去年買多些或同樣數量衣服,相反最近則有三成人表示暫不打算於未來購置新衣物,反映出港人在未來將傾向減少購買衣服。
根據九九年的數字,港人因「霎時衝動」購買衣服的比率是全球之冠,最近這方面的比例已經由上次的七成下降到五成。然而,若與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百分之三十七)、台灣(百分之三十)及韓國(百分之十八)相比,香港人因「衝動」而購衣的比例(百分之四十九)仍然高踞亞洲首位。
在每月平均購買服裝的開支方面,港人最近每人支出約六百港元,較上次調查跌幅高達兩成半。購物次數雖然仍維持從前頻密度,但在花費方面卻有明顯下降,顯示現今港人每次花在購買時裝的銀碼已相對減少。
在時裝消費模式方面,港人在近幾年間已逐漸習慣在店舖或百貨公司減價時才購物。受訪者中有三成人表示大多會待商舖有八折或更多優惠時才購物,較九九年數字上升百分之四。此外,更有近三成半被訪者表示寧將購買服裝的支出花在其他用途,較九九年增幅達百分之六。由此可見,本港的消費者已逐漸緊縮在服裝方面的花費,並要求在物有所值及有實際需要情況下才會購物。在銷售渠道方面,約八成人會選擇在連鎖式時裝店購物,當中有七成多人尤其喜愛在非連鎖而無品牌的細型時裝店購物。當問及為何選擇在某商舖購物時,大部分人也表示是因為這些商舖能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種類、地點方便且價錢吸引。值得注意的是,與九九年相比,多了一成人表示衣物的品質將會是其考慮是否選擇於某商舖購物的原因。
另一個導致港人減少於服裝方面花費開支的原因是,現時穿著便服上班已在香港成為一種風氣,當中就有近五成港人可以穿著便服上班,乃為亞洲區包括台灣、日本及韓國之冠。隨著這股便裝版潮流的形成,港人花錢於購買上班服如西裝及套裝方面亦相應減少。
報告中更有一項有趣的顯示,原來香港人每人平均擁有牛仔褲的數目,乃是全球之冠,即平均每人擁有約六條牛仔褲,大家喜歡穿著牛仔褲的原因主要是感覺舒適自然,符合了穿著便服漸漸成為本港時裝潮流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