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8] 張五常人民幣將世界最強
上海和香港可以同時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可作為長江一帶的金融中心,而香港則可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扮演較重要的角色。本港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聯繫匯率使港元持續強勢,削弱了本港競爭力,相反內地青年知識水平飛躍,如再加上解除外匯管制,則上海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一哥」地位指日可待。張五常建議,香港可在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直接轉用人民幣,以解聯匯對本港經濟造成的緊箍咒。
【本報訊】(記者 陸智豪)本港著名經濟學者張五常昨日在國際會計師公會的午餐會演講,總結本港十多年經濟發展時指出,九二至九三年間人民幣大幅貶值——八十年代人民幣價值較港幣高,但九十年代初人民幣經歷大幅度貶值,最高峰時曾高達一元五角兌一港元。九三年六月當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兼任人民銀行行長,大量收緊人民幣借貸,至九五年成功控制通脹,其後幾年更出現通縮現象。
聯匯削弱本港競爭力
張五常又指,九三年人民幣大幅貶值,其他東南亞國家貨幣亦相應貶值之際,香港實行聯繫匯率,雖能守住幣值,但卻使港元「一枝獨秀」成為區域中的強勢貨幣,再加上九七問題、炒賣物業之風大盛,社會上逐漸有走「社會主義福利制」趨勢等因素,削弱了本港的優勢及競爭力。
另一方面,張五常指出香港面對的另一問題是物價太貴。本來根據經濟學上「比較成本規律」,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總有其自己優勢,但此定律只適用於物品換物品時,而香港的情況是匯率系統與國際脫節,故理論上可能失去全部優勢;但若現時解除聯匯制,則可能導致如韓國般兩小時內貨幣貶值百分之五十的災難。
內地人才資本超香港
但就在本港日走下坡的同時,內地發展卻一日千里,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資本的增強。張五常形容,現階段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普及性知識發展」,而內地青年「求知若渴」的學習態度,只有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學界可以媲美;更有甚者,這些人才在內地的數目為數可能以千萬計;張五常更斷言,三千元月薪的內地大學生表現一定較一萬元月薪的香港學生為佳,又笑謂內地學生考「托福」試動輒能獲取六百多分,就是自己也未必能及。反觀香港大學生的表現不禁令人嘆息。張五常分享以往在港大任教之所見:某商學院名教授學期初開課時有三百名學生,豈料學期中「生還」者只餘六人,其中更有五人為指導員(demostrator)。
工資下調過程「好痛苦」
張認為,本港面對這個「(被聯匯)縛住唔拆得」的局面,唯一的出路是等待內地解除外匯管制。他認為,目前中國外債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十八,如果通脹控制在百分之二至五之間,人民幣將會發展成世界上最強貨幣,無需擔心外匯儲備不足。他指出,如果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話,短期內可能出現匯價下調的現象。但長遠來說,隨著資金管制撤銷,人民幣會有升值能力。據內地簽訂關於金融業的世貿協議,兩年後外資銀行可在內地與國企進行人民幣業務,他估計當局可能藉限制外資銀行分行數目等手段延慢有關發展;另一方面,在聯繫匯率維持不變下,本港內部物價以致工資必須向下調整,但這是個「好痛苦的程序」,因為目前港元與人民幣及東南亞國家貨幣相比,估計價值高出三十至四十個百分點,用每年通縮百分之三計算,要十多年才可完成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