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11] 惠思祺:移民子女紛回港讀書
【本報記者寧方報道】「香港回歸前後的確有所不同,回歸前從來沒有中文報紙的記者來學校採訪,回歸後開始有了,這不,你今天也來了。」英基學校協會行政總監兼秘書惠思祺(JENNIFER WISKER)在知道記者來意後,幽默地說。
作為英基學校協會行政總監兼秘書,投身教育三十九年的惠思祺已經在港工作了九年,之前她在英國的西南教育管理機構工作二十九年之久。一九九三年她應邀來到香港,便再沒有離開。她坦承住在香港,感覺比在英國更舒心和快樂。惠思祺現在同丈夫住在赤柱,她說赤柱比英國的海濱小城更加漂亮。
惠思祺表示,對住在香港的英國人,包括他們身邊的英國朋友來說,回歸前後的生活,從質量到方式,沒有什麼改變,反而覺得香港市民得到的自由比以前多了許多,如市民和報紙可以公開批評特首,社會上出現更多的集會遊行,這些在在說明市民的自由和新聞自由從沒受到壓制。
談到英基學校,惠思祺說,「其實英基學校在回歸後教學質量反而更高,因為在回歸後英基學校與教育統籌局,以及本地學校的交流和聯繫多了,雙方都有取長補短;再者隨著香港回歸,英基學校也開始在小學到中學都開設普通話課程,以因應將來的需要;香港的教育改革,英基學校也一直積極參與。」
惠思祺表示,回歸前後最大的不同是目前英基學校的一萬一千名學生當中,百分之七十來自亞洲地區,百分之三十是從海外回流的香港居民。「這說明美國《財富》雜誌的『香港已死』的論調十分荒謬。回歸以前害怕回歸而移民美國、加拿大、澳洲的香港人又帶著他們的子女回到香港工作和讀書,證明了今日香港仍充滿活力。」惠思祺表示,她相信香港的將來會更加美好,因為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單從國際學校的數目來說,香港有超過六十間國際學校,比倫敦、紐約都多得多,因為整個英國才有二十五至三十間國際學校。從正在讀書的孩子們來看,香港的明天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