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17] 港爆美帳目醜聞機會微放大圖片
霍君榮(右)認為,美企業較本港容易出現帳目問題,圖左為譚學林。
【本報訊】(記者 黃幗兒)對於美國企業出現一連串會計帳目問題,國際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委員霍君榮表示,香港今年初收緊有關企業撥備的會計制度,此可能將牽起本港企業一連串的撥備處理問題。另外,他認為,本港會計制度、企業管理層架構、企業投資規模及企業管理層的認股權比重均與美國不同,故預期本港出現類似美國的帳目醜聞的機會將不太高。
國際會計師公會最近向全球超過70個國家的會員,就美企接二連三出現會計醜聞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所得歸納出以下幾點,包括(1)應加強對負責財務結算報告人士的監管;(2)應規定公司定期更換核數師;(3)公司的核數工作與顧問工作應由不同會計師樓負責。
港注重顧問核數師獨立性
霍君榮指出,美國企業較本港容易出現帳目問題,其一原因是當地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除底薪外,更持有不少企業認股權證。若公司盈利理想令股價造好,其賺取認股價與現價的差別便能增加。企業管理層處理帳目時,或利用資本性開支與一般性開支的灰色地帶將公司盈利誇大。
他認為,本港會計制度良好,因為本港企業已將顧問及核數師的角色分開,注重雙方獨立性,而且香港對企業管理層持認股權證設有上限,本港企業投資額又不會太高,所以香港較少會出現類似美國企業的會計醜聞。此外,不少本港企業的管理層,同時是公司的「老闆」,他們都不想公司出現任何問題而拖垮股價。
撥備處理翻舊帳或現問題
霍君榮表示,香港會計師公會今年一月修訂守則,其中包括強制企業每年重新評估所擁有的資產,並為已減值的資產撥備,以及不再將商譽視為資產。他認為,當會計師處理今年執行新守則處理帳目時,若翻查去年或更早前的會計帳目,有可能出現一連串的企業撥備處理問題。不過,有關帳目問題並非因管理層的不當行為而起,而是由於會計帳目的改變而引發。
主板公司毋須急於發季報
霍君榮稱,香港會計師公會對會員已有監管,港交所發現上市公司出現帳目問題亦會徹查,故香港對會計的監管已足夠,但認為本港仍可透過公司法,改變企業管理層的操守。至於有建議本港的主板上市公司應發季度報告,以加強公司的透明性,國際會計師公會副會長譚學林表示,本港主板公司不需急於推出季度業績制度,因為此將增加公司開支,亦會增加市場壓力,令股價較易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