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8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8-26] 非泡沫化必然「瘦身」

 目前的香港經濟是非泡沫化,所以「瘦身」是必然的事。以往泡沫經濟令本港出現高成本情況,服務業仍能支撐下去,但當泡沫經濟不能維持時,服務業必然萎縮……

■陳文鴻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總幹事

 過去十年本港發展泡沫經濟,令香港與其他地方的差距愈來愈遠。雖然「瘦身」是很難接受,但香港的成本或港幣幣值要縮減一半才能迎合目前的問題。目前全球趨向不依賴自由市場競爭,而是靠政府全力幫助企業競爭,所以不少國家的政府補貼工業發展,與其他地方訂立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但香港仍推行自由經濟,此對香港造成不平等的競爭。若香港仍為某些教條保持自由經濟,將無法解決結構轉型問題。

 香港於短期內應扭轉在全球中的不平等競爭,故應與其他國家或地方,訂立符合世界貿易規定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雖然簽訂協議是「有得亦有失」,但應該「得」的比「失」的多,至少香港未至於被全球其他地方排斥。

 另外,香港以往發展泡沫經濟,亦受益於中國內地半開放的經濟,當企業在內地賺錢後將資金轉回香港投資房地產,加上香港回歸前不少中資企業來港投資,均能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不過,現時樓市及其他經濟情況都不如前,香港再不能維持以往的泡沫經濟。

 目前的香港經濟是非泡沫化,所以「瘦身」是必然的事。以往泡沫經濟令本港出現高成本情況,但服務業仍能支撐下去,但當泡沫經濟不能維持時,服務業必然萎縮。受影響的不只是房地產及高消費行業,現時市場對部分專業服務亦減少需求。

 因此,香港可重新考慮是否應再發展製造業,但單純發展製造業是不足夠的,香港可參考韓國的經驗,在小地方發展高科技,而發展高科技時亦應有人才的配合。

 (這是作者在廠商會和本報合辦的「如何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研討會」上的發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