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06] 澳珠明年建邊境工業區

 【本報記者施立偉報道】澳門特區政府與勞工界經過長期磋商交流,已經就建立邊界工業區域的建議逐步取得共識。政府打算明年中與珠海特區政府商討建立邊界工業區事宜,在工業區之內,內地勞工佔百分之八十,澳門勞工佔百分之二十。預計這個計劃可以為澳門創造一萬五千個職位。

工廠北移工人失業嚴重

 澳門工會聯合會副理事長吳素寬接受本報記者訪問說,今年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濟明顯發展,企業效益良好,成本進一步下降,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澳門的衝擊開始變得明顯。中國加入世貿之後,二○○五年紡織品輸出不再受配額限制,這鼓勵更多澳門的製衣工廠向北遷移,製造業進一步萎縮。澳門本來有三萬名製造業工人,已經有一萬五千人處於失業和半失業狀態,一些工人每月的收入只得一千多元,陷於赤貧狀態。

決定擴闊產業基礎

 他說,為此澳門工會強烈要求特區政府制訂長遠工業政策,為澳門低文化的、四十歲以上的工人提供就業機會。因為,如果澳門單方面發展旅遊業、娛樂業、博彩業,只能給年輕的一代提供職業,這些行業工作壽命很短,年紀稍大,便難以繼續找到工作。我們應該發揮低工資低成本的優勢,發展勞力密集的中檔製造業,除了保持紡織業和製衣業之外,即應該發展一些朝陽製造業,產品向內地市場、葡萄牙蚊型市場推銷。

 他表示,澳門是自由港,實行低稅率,外匯自由進出,實行葡萄牙法律體系,可以同歐洲、非洲、拉丁美洲接軌,並成為中國民間企業開拓新市場走向世界的橋樑。澳門工會認為,邊境工業區要保障工人的起碼收入,防止資本家用各種手法把工資壓低到四五百元,剝奪澳門工人的就業機會。

 澳門政府、工會、社工界、學者經過長期的磋商討論,認識到世界一體化對澳門的衝擊,保護主義不能解決澳門工人的就業問題,只有開放部分勞工市場降低成本,採取新思維,才能解決澳門嚴重的失業問題。澳門現時的失業率達到百分之六點四。如果靠救濟金養活失業工人,澳門將會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目前,澳門財政收支平衡,財政年度結束時略有盈餘。澳門特區政府從善如流,除重點發展旅遊業、娛樂業、博彩業之外,也決定要擴闊產業基礎。

不盲目追求高科技產業

 有權威人士認為,澳門的產業政策應該實事求是,如果追求高科技產業,我們的對手很強,澳門鬥不過人家,只會失敗,最後投資不來,澳門產業空心化,對市民也非常不利。

 前一個階段,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出訪韓國,爭取更多韓國企業到澳門投資,進展良好。香港一些製造商,也對澳門邊境貿易區大感興趣,準備投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