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08] 新聞大戰 千三記者較量

放大圖片

 十六大新聞中心昨日在北京舉行首次新聞發佈會。(新華社)

 【本報記者組北京七日電】十六大明日揭幕,新聞戰早已是白熱化。來自內地、港澳台和外國記者陣容範圍遠勝以往,連日來的採訪各顯神通,反映十六大為世界輿論高度關注。

外國記者人數劇增

 據介紹,採訪十六大的中外記者陣容空前龐大,報名的中外記者達到1375人,是歷屆黨代會中最多的,凸顯本次黨代會的重要性。具體而言,前來北京採訪十六大的內地記者比十五大多出67名,香港記者多出14名,澳門記者多出2名,台灣記者多出19名,外國記者最積極,竟多出130名。此間人士表示,外國記者報名採訪十六大人數劇增,說明了中國國際地位近年來顯著提高,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未來發展路向將給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正如美聯社北京分社社長馬舟在接受中國新聞同行訪問時所言,跟十年前相比,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同中國建立了經濟聯繫,同時也認識到了中國經濟的強勁競爭力,越來越多的西方讀者對未來中國的發展更為關注。

各通訊社激烈競爭局面

 據了解,美聯社和路透社等西方主要傳媒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始集中播發有關十六大的報道。大會期間,美聯社將派出6名記者、編輯參加報道,路透社則達到13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攝影師穆德瑞說,他們此次報道隊伍比十五大時大大加強了,預計要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

 在西方媒體的新聞攻勢下,近水樓台的內地記者,紛出奇招報道十六大。中央電視台記者昨天下午在交通警察的協助下,居然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收費站「攔截」從機場駛出的各地代表車隊,逐一採訪與會的十六大代表。北京電視台的記者也借助本地化的優勢,率先採訪北京團的代表。

港台記者見縫插針

 內地媒體的優勢雖然令港台記者大歎「這樣的競爭不公平」,但也更加激發鬥志。他們憑借窮追猛堵、見縫插針的精神,也創造了許多採訪機會。許多港台記者的採訪攻勢在昨天新聞中心歡迎記者酒會上就已打響,待劉雲山、吉炳軒、李冰、徐心華等十六大新聞負責人祝酒後從主席台走下,港台記者更蜂擁而上,圍堵採訪。

 十六大新聞中心的第一場記者會今天下午4點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有境外媒體兩點多就趕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比規定安檢時間提前了一個多小時,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想出其不意「偷襲」出席十六大預備會議和主席團會議的代表。儘管戰果乏善可陳,但是採訪精神可嘉。

「無證」記者另闢「戰場」

 除了十六大新聞中心頒發正式採訪證的記者外,據記者觀察,北京現在還有相當數量的未頒發記者證、不能正式與會採訪的「外圍記者」。他們鍥而不捨、千方百計地找到十六大代表駐地的電話,盡最大可能旁敲側擊地開展與十六大的相關報道,為日趨白熱化的新聞戰又平添了一把火。

 本報高度重視十六大的報道,此前關於十六大的獨家報道已備受海內外關注,廣泛轉載。中新社在會前播發了採訪本報北京負責人的報道,報道稱,香港《文匯報》為了充分全面地報道中共十六大,一個多月前就擬定了報道計劃,由社長張國良親自主持。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香港總部又派遣包括副總編輯在內的數名記者趕赴北京,連同駐京記者,組成了十六大香港平面媒體陣容最大的報道組。在中新社的報道中,本報駐京辦負責人強調,將盡全力為讀者提供權威、全面的十六大訊息。

相關新聞
胡錦濤任十六大秘書長    [2002-11-08]
十六大理論創新受注目    [2002-11-08]
會期七天議程五項    [2002-11-08]
十六大主席團成員名單(共236人)    [2002-11-08]
主席團常務委員會成員    [2002-11-08]
政治報告起草廣徵意見    [2002-11-08]
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    [2002-11-08]
開放十代表團討論    [2002-11-08]
高祀仁當選主席團成員    [2002-11-08]
中央台海內外直播    [2002-11-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