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1-13] 入世後 中共面臨三轉變

放大圖片

 天津大學生簽名支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路透社)

文:王宏建

 二○○二年十一月十日,中共「十六大」正在緊張召開之時,中國迎來了入世一周年的日子。

 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入世後受到第一輪衝擊和挑戰的是政府而不是企業,這是內地各界人士的共識。但事實上,在中共居於執政地位的中國,入世,也無疑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共的「入世」。

 世貿組織的每個成員政府都必須與世貿組織規則接軌,按市場經濟規律管理經濟,從而影響到成員國行政管理的各個層面,由此給政府帶來的挑戰也是全方位、深層次的,這當然也會對作為執政黨的中共自身的發展提出挑戰。

機遇和挑戰並存

 加入世貿對中國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都將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對於中共也帶來了機遇。

 首先,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行為透明度的提高,照法規辦事的習慣的形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了條件;而激烈的國際競爭,給中共機構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提供了外在的動力;同時,競爭帶來的壓力,可以轉化為中共各級幹部提高自身素質的動力。但是在短期內入世的衝擊也是不可避免。

 在十六大的報告中,江澤民強調,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反映出中共對於入世後黨和國家必須面對的新形勢,有深刻的認識。

蛻變中的陣痛

 的確,在目前的黨政體制下,中國的政府部門對於經濟往往過度干預,職能「越位」與「缺位」並存,內地人士通俗地指之為「該做的不做,沒必要做的反倒積極。」。更和WTO通過法治建立公平,公正,透明化的市場環境的宗旨相悖的是,在一些地方,權力大於法律,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甚至對於中央政府的政令也是陽奉陰違。

 加入世貿組織後,在與國際接軌的壓力下,這一切必須改變,政府將進一步放權,剝離職能,強化「以法治國」,政府行為將增強服務功能,由行政審批向行政服務轉變。但是,任何蛻變都有陣痛。

 不少中共官員坦言,首先是觀念上不適應。許多人仍是「官本位」意識濃厚,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有學者分析說,自從鄧小平發動改革以來,黨政分開,政企分開一直是政改的熱點話題,但是進展還是不夠快。所以中國入世,利用和國際接軌促進黨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是中共認真考慮的問題。

 中共官員其次的苦惱是專業素質上不適應。參與國際競爭要求,這就迫切需要一大批懂經營、善管理、熟悉世貿規則、熟練運用外語、計算機技術、掌握國際金融貿易、法律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知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複合型黨政官員。但目前在各層官員隊伍裡,熟悉這些領域的專業人才短缺。有關人事專家認為,今後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將融合在一起,要處理來自國際市場的種種問題,一支具備高度國際化素質的官員隊伍急待建立。

 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卻明顯滯後,不能適應入世形勢的要求,目前幹部人才的配置還是「雙軌制」:基本上還是組織配置和市場配置相結合。這樣就產生了許多摩擦和問題。人們並反思中共幹部的考核制度,一大弊病就是:重視業績不夠,而學歷、資歷、職稱等卻成幹部管理的過於重要的因素。

人才競爭將更激烈

 與此相關的還有工資制度,國外實行的是「優質優價」,而中國則總是追求「價廉物美」,其實質是給高質量的人才支付低水平的工資,這種做法給國外的企事業爭奪大陸的人才提供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用高薪將高素質的人才吸引走,留下低素質的人員。「如果我們不加強力度改革這種考評制度和工資制度,入世之後,我們將面臨第三次人才流失!」一些人大聲疾呼。

 確實,加入世貿組織後,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而背後則是人才的競爭,國內人才國際化,國際人才本土化的趨勢將會加快。如果不採取有力的應對措施,中國將會在國際化人才競爭中陷於被動局面。可以預見,「開放」勢必倒逼「改革」,逼著中共對現行干部人事制度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從內地媒體透露的情況看,除了改革幹部選任和監督制度,實現幹部人事制度法制化以外,目前的思路大致有加快機制轉換,加速幹部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完善各具特色的科學的分類管理機制等等。

中共積極應對

 實際上,面對入世,中共已經在強調要健全符合時代要求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符合信息化社會要求的黨務政務工作機制,推進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大陸權威媒體前不久曾刊發文章,指出必須實現「三個轉向」,即一是從政策主導性控制轉向法律主導性調控。二是黨組織對經濟活動的決策由直接決策轉向以間接決策為主。三是直接全面管理轉向間接宏觀引導,要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依靠人大支持和監督獨立行使行政職能;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分擔政府部分職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依靠法人治理結構實現黨的領導等等。

 同時,應對入世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形成的形勢,中共內部也有呼聲,希望改變完全按照行政建制形成的基層黨組織設置和管理模式,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充分運用城市社區這個載體,及時調整中共基層組織設置,建立覆蓋全社會的黨的工作網絡,因為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以及大量的流動中「社會人」與社區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城市社區日益成為人們活動的重要場所,城市社區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這表明中共已力圖通過機制調整,填補上述因傳統組織機制無力應付新的社會格局而留下的空白。

 在十六大的政治報告中,江澤民提出,中共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字裡行間,已多少透露出中共在黨建方面應對新形勢的改革思路。

相關新聞
聚焦十六大.部委代表「64歲」現象明顯    [2002-11-13]
十六大今日議程    [2002-11-13]
預選工作今全部結束    [2002-11-13]
新黨章料增七項內容    [2002-11-13]
報告新意料列入憲法    [2002-11-13]
政治先進與擁財產無關    [2002-11-13]
16大報告讓先富者安心    [2002-11-13]
大開發見效 西部增9.6%    [2002-11-13]
西部開發近3年經濟快速增長    [2002-11-13]
16大後股市醞釀大行情    [2002-11-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