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6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6-05] 問責團隊邊做邊學趨成熟

 談到沙士事件中民意的不同表達,劉兆佳認為用「事後孔明」的角度去看,政府的處理手法當然有惹人詬病之處,但持平而論,特區政府每行一步,皆經深思熟慮,既符合民情、照顧人權和自由,也逐步完善整個防疫部署,因此取得讓國際讚賞的成果。

民意認為越做越好

 劉兆佳分析,所有先進的國家及地區,早對傳染病放下「戒心」;是次沙士病毒驟然而來,「香港太平日久,整個政府架構、醫療系統和社會狀態,都沒有應對重大疫情的準備,全面缺乏危機感。」他指這情形類似九一一事件發生前的美國:即使中情局收到恐怖分子可能發動襲擊的訊息,也不以為意,到慘劇發生,美國政府也還處於慌亂之中,沒有足夠的危機意識,因此有之後的炭疽菌威脅。

 他強調,把香港與新加坡比較,並不合適;香港社會特點是講求人權、民權、自由,不能像新加坡那樣全由政府強硬領導。他以隔離令為例,如果特區政府一開始便行隔離令,市民對疫情並未充分掌握,可能因為工作、生活等理由藏匿起來,疫情可能擴大;又或者有人強烈反對,則可能造成官民衝突,帶來不必要的騷亂。他稱市民近年對政府信心不足,如果沒有足夠證據說服市民,政府忽然施行強硬措施,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王家英:官員更團結

 國際管理發展中心執行董事陳清華直指,「沙士是一個大家都沒有遇過的病毒;最初政府的確低估了其嚴重性,反應也明顯較慢,令病毒迅速擴散至社區。」她強調,病毒太新,政府準備不足,相比鄰近的地區,措施推出也相對較遲。不過,後來政府採取了不少措施,也做得較好,只是社區擴散已成事實,整個事件大家都是「邊做邊學」,實在不可以完全責怪政府。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員王家英認為,當局在「沙士」處理上,反應的確不夠迅速;但發展到後期還是有所進步的,更體現了問責制官員的團隊精神。如立法會早前辯論「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辭職」議案時,特區政府所有主要問責官員全體出動,令外界感覺到特區政府領導班子的團結。

 不過,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創認為,沙士事件反映出部分高官仍有「角色投入」的問題:只著重從專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卻忽略了市民的心理狀況;他們的決定雖然可能合乎科學原則,但卻與市民的期望存在很大的落差。他建議,官員應汲取沙士事件的影響,更多地借助學者、專業團體等民間智慧,組成自己的think tank(智囊團)進行政策研究,以制訂出更貼近民眾、「有生命力」的政策。

相關新聞
北上消費千人75元遊深圳    [2003-06-05]
深旅遊局長親迎千人團    [2003-06-05]
本報特稿:「你D來到有工開!」    [2003-06-05]
粵旅社低價遊聚人氣    [2003-06-05]
港危機應對將制度化    [2003-06-05]
佳叔:我只能說真話    [2003-06-05]
港宜設應急機制    [2003-06-05]
宋立功:須防細菌戰    [2003-06-05]
強身抗疫萬人健體SHOW    [2003-06-05]
內地客「豪氣」遜疫前    [2003-06-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