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7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內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7-14] 印尼斥台銀彈外交無信

 【本報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一篇題為「台灣對印尼以怨報德?」的文章中透露,最近,呂秀蓮跟印尼華裔律師孔海榮的關係鬧得很僵,甚至影響到兩地政府的關係。孔律師指責台灣「過河拆橋」、「以怨報德」,更不客氣地指名道姓說呂秀蓮發表「天大笑話和謊言」,「對印尼極大侮辱」,「傷害到印尼國家與民族的尊嚴」,「破壞了印尼和台灣的友誼」。

 孔海榮是誰?表面上他是印尼律師也是商人,知情者說他背後有不少印尼軍政界要人和部長撐腰。去年八月呂秀蓮到訪印尼,由於中國官方嚴厲抗議,呂秀蓮只在雅加達逗留一夜便倉促離境。但她飛回台北後卻興奮地宣稱,這次訪印尼是成功的「破冰之旅」。實際上,居中穿梭與安排整個行程的是孔海榮,他多次通過特別渠道,才讓這名台灣「副總統」實現心願。當然,台灣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據孔海榮透露,呂秀蓮訪印尼後親自交給他台灣「行政院」發出的批文,內容提到四點:一是協助印尼向中油和大潭電廠投標供應三百萬噸液化天然氣;二是加強推動台灣到印尼投資,協助開發工業區,推動工業合作;三是協助峇里島興建環島收費公路及小型碼頭;四是協助峇里島設置火力發電廠。

 可是,近乎一年,印尼方面引頸長盼的結果卻是空歡喜一場;什麼「行政院」的批文竟然如同廢紙,沒有一個項目能夠落實。

 深深感覺被出賣的孔海榮於是致函台灣當局,要求解釋沒有履行原先答應要在印尼投資的承諾。呂秀蓮的回應卻指責印尼方面走漏消息,致使陳水扁去年年底到訪印尼之行告吹,台灣因此取消到印尼投資的計劃。台灣方面還說,台印雙方當時有「默契」,要待陳水扁訪問印尼後才算數。

 然而,批文是白紙黑字的法律文件,特別是由一個政府發給另一個政府,而且證件上清楚列明投資項目,絕對不能兒戲看待。台灣方面,包括呂秀蓮都不敢否認有此批文,難怪備感失約之痛的孔海榮律師要如此生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