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7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娛樂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7-15] 粵劇的蛻變:粵劇未成體系

 粵劇在百多年來不斷變化,至今仍不像京劇和崑曲,已形成一套自我的表現體系。

 清末,革命志士成立「志士班」,採用粵劇形式來演唱改良新戲,宣傳革命思想。他們創作大量反映當時社會生活題材的時裝戲,劇本以話劇分幕分場的形式撰寫,採用軟景佈置舞台,用廣州方言唱曲。由於他們的演出受歡迎,粵劇從業員爭相仿效。可以說,在革命思潮的影響下,粵劇藝術也進行了變革,特別是語言的變革,為粵劇朝向地方化、大眾化、時代化開闢了通衢大道。

民初人才鼎盛

 民初,著名小生朱次伯改用平喉唱曲,取代了真假嗓結合的小生嗓,奠定粵劇男女角色採用平喉、子喉、大喉三種不同唱腔的基礎。當時人才鼎盛,名角輩出,是粵劇最盛行的年代。二十年代,廣東鄉鎮,治安不寧,大老倌對下鄉演出,視為畏途,多要求在廣州、香港、澳門三個大城市演出,於是省港班應運而生。

借鑑話劇電影技巧

 城市娛樂事業迅速發展,大戲院日益增多,戲院便成為戲班演出的場地。粵劇在戲院演出,象徵著它踏進劇場的第一步。相對於鄉鎮的觀眾,城市人要求又是另一種層次的東西,市場的改變,粵劇從業員破舊立新,以吸引觀眾購票入場。粵劇開始使用西方樂器,演員從話劇中、電影中吸收表演技術,更接受京劇的表演程式和武打,逐漸排斥古老的表演手段。

六柱制取代十行當

 唱腔方面,尚保全粵曲的面貌,不斷改進梆黃的表達能力,但開始引入小曲。在服裝上,已用膠片增加華麗,佈景亦採用實景,同時,使用改編自外國的劇本,於是令觀眾耳目一新。為節省支出,盡用演員,在行當由「六柱制」取代十大行當。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薛覺先和馬師曾。從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初的十年間,薛覺先的「覺先聲」班以廣州為基地,馬師曾的「太平劇團」以香港為大本營,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就是粵劇史上著名的「薛馬爭雄」。(上)

葉世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