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3年8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8-07] 慈幼整體成績大跌一成

 【本報訊】(記者 楊子慧)教學語言爭議因會考放榜而重燃。有中學在實施母語教學後,學生的英語成績退步。雖然校方稱是次會考結果,不完全反映母語教學的成效,但校方要求當局讓學校按學生程度,自行決定教學語言;又要求當局增撥資源,讓學校實行以小班制教授英語,加強「中中」生的英語水平。

英文合格率跌逾成半

 慈幼中學是第一批「英中」轉為「中中」教學的中學,校長李益僑神父稱,學生整體科目合格率下降一成,而英文科合格率跌逾一成半。

 該校在九八年被列入為「中中」,至零一年政府又容許該校以英文教授中四或以上的班級。李校長認為,學生在初中階段以母語上課,直至中四又轉回為英語授課,以致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可能是令成績下跌的其中一個原因。

 而該校九八年轉為「中中」後,收生質素下降,加上社會仍然歧視母語授課,令學生不期然有「被標籤」的心理壓力,才是令成績明顯倒退的因素。

 他強調,很難單憑是次的成績批評母語教學的成效,但會藉此檢討教學方法,「母語教學本身是好,但要配合時勢,人們的想法及社會要求才得到最好的效果。」

 而家長黃太則歸咎於學校教學語言不銜接。她批評:「校方不應該成日轉教學語言,一係五年都用中文,一係五年都用英文,最好由校方根據學生的質素,自行決定哪種教學語言!」

 大部分在中一至中三用母語教學,但到中四、中五又重用英文學習的考生,則感到無所適從,坦言「如果一直以英文教學,預計可以再取得高一至兩分的成績」,又希望政府「可以看遠一點」。

 不過,考獲二十六分佳績的鄺俊豪表示:自己只讀了兩年英語教學,肯定較讀足五年的英中生「輸蝕」,但他相信,只要肯學、肯做、肯努力,不管甚麼教學語言都一樣可以有傑出的成績。而只有十分的黃俊傑則稱,成績好與壞,根本與教學語言政策無關,最終還是要看自己有否用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