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9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讀書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9-15] 曾蔭權忙閱雜書閒賞拜倫

放大圖片

曾蔭權為公務繁忙無暇讀書而苦惱。(潘志南 攝)

.余綺平.

 曾蔭權一臉柔情,捧著英國浪漫詩人拜倫的情詩,輕聲朗誦:「也不要對天盟誓,因為她從未聽過。誰會欺騙一個純情少女……她像一隻小鳥,真誠而無知,快樂地飛向自己的伴侶。」曾蔭權完全投入了詩中意境。飄蕩的讀書聲,像湖畔垂柳輕撫水面;也像宏偉大教堂裡的迴音,正向一對新人祝福。

 貴為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平日說話一板一眼,表情嚴肅,想不到唸起情詩來,曾蔭權換了樣子。

 感動曾蔭權的,是詩中愛情「不需要尋找承諾,只是一生一世的情義」。他讀過拜倫英文原著,卻從沒看過翻譯成中文後,如此文釆風流,盪氣迴腸。他說,上月放了幾天假,讀了兩本好書,是近年來最大收穫。

被「迫」讀書 享受讀書

 「老實說,我已經很久沒讀過長篇文章了。」因工作負累,他沒空閒和情懷去追讀文學作品,只能翻閱一些資訊性雜誌和報章散文。這一次答應了我們「讀書版」訪問,曾蔭權被「迫」帶著厚書去雲南和西藏等地旅行。結果,他如獲至寶,細讀到凌晨三、四點。

 拜倫情詩,是他在霍達所著《穆斯林的葬禮》書裡讀到。該書描述北京一個回族家庭三代故事,涉及一玉器師傅花了三年時間,替外國人雕刻一座「鄭和下西洋」作品。他不計酬勞、不怕艱澀,只為「鄭和是精忠愛國的回族人」。《穆》詳述回民如何掙扎求存。他們的執著和奮鬥精神,令曾蔭權深深感動。「這本書啟發了我,人們對自己的信念、對國家民族的情愫,都應該堅定不移。」

 另一本令曾蔭權動容的書是美國記者Joe Klein寫的《The Natural-The misunderstood Presidency of Bill Clinton》。該書記述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任期間,如何面對逆境。例如,競選時四面樹敵、與萊溫斯基傳出緋聞遭彈劾等,克林頓都能奮發圖強,找出生路。「他是天生的政治家。」曾司長說。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無論遇上多大困難,只要掌握了老百姓的需要,然後將自己立場表達出來,替他們解決疑難,人們自然會支持你。」曾蔭權深受啟發。

選讀理科 迷戀詩歌

 可是,曾蔭權卻不認為,單從書本裡可以學懂怎樣得民心。「我相信,順應民意是潛移默化工作,要靠累積經驗。」「我經常警惕自己,待人一定要真誠謙厚。尤其是真誠,香港市民最注重。」「偶爾說錯話、做錯事,如果態度真誠,市民也會原諒你。」處世道理,書本沒法教。曾蔭權的書叢裡,自有另一番天地。

 曾蔭權的閱讀習慣,始自七、八歲。升上中學,一度陷於瘋狂。「同學帶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回來傳閱。上課時,書桌上、下各有書一本,看得不亦樂乎。」他的回憶中,閱讀樂趣說不盡。

 到中學會考,課程規定每所學校從大約六十部英文名著簡本中,挑選兩本作考試課文。但曾蔭權在兩年間,廢寢忘食地將六十本書全看光。這些名著,包括了莎士比亞劇作和狄更斯小說等。

 曾蔭權選讀理科,卻迷戀詩詞歌賦。「我這個人特別有好奇心。老師沒教的,偏要看。」原來他少年十五、二十時,也曾經「反叛」。

 曾蔭權喜歡用字簡潔漂亮、結構嚴謹的文學作品。碰到好文章,會愛不釋手,放在身邊隨時翻閱。「每次重看的感受都不同;愈看愈開心。可惜,香港作家能夠寫出好文章的,並不多。」曾蔭權有點無奈。

不喜尖酸 獨愛溫情

   曾蔭權說,香港報紙上的專欄散文,內容總是尖酸刻薄;看得多,人也變得尖酸了。「我懷念像朱自清《背影》那樣敦厚溫情的作品。」他說。

  他不喜歡看現在流行的「帝王系列」歷史故事,「看電視好了,」曾蔭權說,帶上飛機消閒的偵探小說,也不屑一顧。「難以激發思考、過眼雲煙的文章,太浪費時間。」

  曾蔭權是虔誠教徒,床邊免不了放著《聖經》;還有一本薄薄的《向耶穌學習》,每章只得百餘字,臨睡前,他總愛翻閱,以重溫宗教哲理。例如「寬恕別人,無須回報。」他覺得,閱讀後心靈得到寧靜。

 訪問期間,曾蔭權多次因沒空看書而表示懊惱。他說,平日翻閱《Times》、《News Week》和《Economist》等雜誌,已花掉許多時間。晚上回到家,書房文件堆積,等著簽閱。只有放假,才能陶醉自己喜愛的長篇怡情作品裡。

 曾蔭權期待著到退休那一天,可以開懷暢讀《魯迅全集》、《莎士比亞全集》和《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當然,還有引發他放聲朗誦的情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讀書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