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4] 消除殖民教育影響任重道遠
桂 松
推行愛國教育,天經地義,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大都列為學校教育的基本課題。
香港在港英管治年代,愛國教育卻受到歧視、限制、排擠,甚至遭到扼殺。學校進行愛國教育,不能不承受很大的政治壓力,冒上很大的風險,這完全是由於港英實行殖民主義教育政策所造成的現象。
殖民教育的影響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國誕生之後,港人的愛國情緒日漸高漲,學校師生舉行了多種慶祝國慶、認識新中國的愛國活動,引起英國殖民統治者的仇視和恐懼,他們加緊部署,予以打壓。一九五一年,港英公佈的《菲莎報告書》就赤裸裸地寫道:「鑑於中國目前的政治形勢,香港政府應把握一種義務和一個機會,以便向香港學生提供一些基本教育,包括一些基督教知識以及英國人的理想和習俗」、「香港已成為展現英國人的生活和理想極為顯著而獨特的殖民地典範」。港英當局根據該報告書提出的基本政策,於一九五二年大幅度修改教育條例和教育則例,禁止學校舉行「政治活動」,實際上是要遏制學校的愛國教育。從此許多學校因害怕觸犯法例而不談政治,更遑論進行愛國教育。那些堅持愛國教育的學校,先後受到無理的干預和迫害,有的校長被非法遞解出境,有的學校竟被禁止懸掛國旗和國家元首肖像。與此同時,全港學校卻被指令參加慶祝英女皇登位、壽辰等種種親英活動。
這種「疏離中國親近英國」的殖民教育對香港師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青少年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因而較為淡薄。有些師生表示憤慨,起而抗爭。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了中文運動,學界又紛紛要求當局推行母語教學,反對「重英輕中」的錯誤政策,還爆發了「保衛釣魚台運動」,這都是愛國的義舉,廣大師生引以為榮。足見在港英統治時期,也有不少師生不甘殖民教育的奴役,堅持愛國立場,維護國家尊嚴,為愛國事業寫下光輝的一頁。
愛國教育的思想障礙
香港九七回歸後,殖民主義教育由於港英殖民統治的結束而瓦解,愛國教育的政治障礙得以消除,但是思想障礙仍在部分教育界的頭腦中存在,長期的殖民教育所形成的慣性反應也有跡可尋。愛國教育雖然比回歸前有所擴展,不過在整體上仍然薄弱,據最近的統計,國慶日不升國旗的學校達四成,只放假但不組織慶祝活動者則更多。至於日常的愛國教育,例如認識國情、聯繫祖國內地(參觀訪問)等活動雖有開展,但仍不夠普遍,遠未適應香港的歷史性轉變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愛國教育須由教師推行,有些教師在思想上跟不上歷史和形勢的迅速發展,仍然習慣地認為愛國教育便是「政治灌輸」,不宜著意推行。有些教師對「一國兩制」缺乏全面認識,強調「兩制」的差異,忽視「一國」的前提,對愛國教育也就不大重視。有些教師對祖國歷史和國情了解不足,認識上有片面性,只看到國家的缺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忽視了這些年來(特別是推行改革開放路線之後)國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推行愛國教育便不大起勁。還有一些教師誤以為愛國教育就是宣傳社會主義和馬列主義,混淆了國家觀念、民族意識與意識形態的區別,對愛國教育因而比較冷淡。上述的思想障礙如不掃除,愛國教育便難以全面推行。因此,教師應首先加深對祖國的了解和形勢變化的認識,解開種種「心結」,才能自覺地、積極地推行愛國教育。教統局和學校的負責人在消除思想障礙方面宜多下工夫,務使教師加深對愛國教育的認識。
特區政府對愛國教育重視不夠
特區政府對愛國教育初時不夠重視,儘管特首董建華在其就任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已闡述加強港人國家民族觀念、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但政府有關部門並沒有制訂得力措施予以貫徹。教統局初期對此還不夠重視,其後才把它列入公民教育和學校課程的範疇。直至去年十一月,才有所突破。當時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首次指出:推廣國民教育,這是學校的責任。她還就加強教育提出四點具體意見,顯示特區政府對推行愛國教育立場鮮明,措施清晰。
國慶活動加強身份認同
最近,教統局又決定,從九月廿三開始,舉行「愛我中華賀國慶雙周」活動,內容包括專題展覽、名人演講、經驗分享和國慶日活動等。此外,還在新學年推出「金紫荊公民教育徑」,又製作逾千張「我的心我的根」光碟,以趣味及創新手法引導師生認識祖國,加強其對國民身份的認同。這是特區政府帶頭推動全港學校舉行國慶活動、進行愛國教育的創舉,希望各校迅速響應,掀起國慶熱潮。
據消息報道,有些學校正積極籌備國慶系列活動,例如中華基督會協和小學下午校決定在國慶日舉行升旗禮,還發動學生、教師、家長共同製作巨型中國地圖壁畫,更帶領學生赴內地參觀訪問。佛教陳式宏學校以跨學科形式推廣國民教育,也帶領學生到內地考察。這都是慶祝國慶的生動形式,類似的方法值得推廣。
推行愛國教育是歷史賦予教育界的光榮使命,但願全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有所突破,為香港教育譜寫新的篇章,為香港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