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6] 市民心聲:張信剛妙解「神舟」放大圖片
何先生:希望中國航天史會更進一步!
城大校長張信剛:「神舟」二字是具有四千年歷史的漢語方塊字,經歷多個朝代而不衰,是無論哪一個時期的中國人都會看懂的文字。如今「神舟」升空正體現了我國「既古老又文明」的民族特性。中國的火箭上太空,是一個「古老民族幻化出來的精神文明」結果,值得中國人開心、自豪。
參與開發「岩芯取樣器(太空鉗)」(該儀器已隨歐洲太空總署的火箭飛上太空)的理大工業中心總監黃河清:希望特區政府亦能借鏡神舟五號的偉大事業,好好利用及發揮本港的科研事業及成果。
理大副校長暨香港工程師學會成員梁天培:神舟五號升空正體現我國的科技事業在急起直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里程碑,重新奠定中國在國際上應有的位置。
城大副校長黃玉山:希望新一代不要忘記我國老一輩科學家所作的努力,及過去數十年對中國科研所作的貢獻。
聽眾:科學先進躋身強國
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升空,令中國航天科技有了新的突破,不少聽眾致電電台「烽煙」節目,為此成就而感到自豪,又建議普及全民教育。
聽眾黃小姐認為神舟五號載人上太空,為國家航天技術掀開了新的一頁,她覺得科技先進才能躋身於強國之列。黃小姐表示看電視新聞時目睹神舟五號升空的一刻,感動得哭了起來,因為中國數十年來在航天科技方面都較為落後,今次突破顯現出強國的一面,不讓西方國家小看。
林先生表示,無論香港還是北京市民都顯得十分興奮,主要是神舟五號成功發射顯示了中國國力強大,但他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個新的里程,故不要因此而自滿,因為中國在航天科技的潛力及前景仍待進一步開發。
張先生認為,神五成功升空當然令人開心,但也不必太興奮,因為要治理好一個超級大國不可單靠航天科技的進步,人民科學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例如中國存在貧富懸殊、農民收入下降、工人下崗等問題都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
宋先生覺得國家在航天科技上有成就,全靠大量撥款作研究及培訓人才。但在教育方面卻不夠全面,因為現時內地不少貧困地區,學生上課環境仍然很差,許多兒童失學,故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亦應該普及全民教育,孕育出新一代精英。
對於中央電視台未能直播神舟五號升空的情況,林小姐感到非常失望,認為有點美中不足,讓人感到國家缺乏自信。她認為就算失敗也不要緊,強如美國,航天技術也曾遭受過挫折,最重要還是不要讓人民覺得國家「報喜不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