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財經熱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06] 失業性經濟復甦成趨勢

放大圖片

失業性復甦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成為高成本發達經濟體的普遍現象。

 【本報訊】據最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報道:分析認為,雖然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但是卻未能有效地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失業性經濟復甦已經成為全球趨勢,並且會妨礙復甦中的發達國家紓緩失業問題。

妨礙發達國家紓緩失業

 美國勞工部每月公佈的職位數字通常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它最新發表的數字,卻成為全球的行政總裁和政策制定者其中一項最關心的數據。市場預測家都翹首以待,因為美國公司通常會在出現衰退後3個月開始創造職位,然而,自美國經濟衰退正式結束23個月以來,卻少了近200萬個職位。

美國人向中國發洩怨氣

 由於華府政客們把失業歸咎於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美國人對失業性經濟復甦的怨氣開始發洩在中國身上。

 雖然9月的職位增加了57,000個,但其實這只是統計數字的上下浮動,小得根本未能減低6.1%的失業率,可是華爾街股市卻大升,連財長斯諾也稱這上漲「暖人心田」,而全世界都希望這是美國經濟進入復甦的跡象。

 不幸的是,目前仍未出現經濟猛增正在創造就業機會的證據,即使上周公佈的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強勁,但是卻未能改變一個事實——許多導致失業的因素仍然存在。

生產雖上升 職位難增加

 網站的迅猛發展令公司聘用大量人手,並投資所有與數碼科技有關的項目,可是他們仍未做到物盡其用,因此,當市場緩慢地向上爬的時候,商家們的生產量雖然上升,但是職位卻沒有增加。那些器材只用了四分之三的潛能,遠遠低於平均的84%,然而每季度的產量還在上升。

 美國失業性經濟復甦是一個全球性現象,並且會妨礙那些經濟開始逐步康復的發達國家解決失業問題。

 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工廠,讓美國、歐洲及日本公司能以低得多的成本進行生產。而互聯網則令高科技服務得以轉包外判到印度和菲律賓等低工資的國家。「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羅奇指出,全球勞工套匯這種結果「清楚地顯示出,失業性復甦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繼續成為那些高成本發達經濟體的普遍現象。」

裁員通常第四季猛增

 企業利潤明顯在增加,預計明年在科技方面的開支會急升。芝加哥一間職業介紹所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在跟進了公司裁員聲明後發現,過去5個月裡,每月平均的失業人數由13萬減少到7萬。但是對於就業數字則沒人敢打包單。

 裁員聲明通常在第四季猛增,Challenger預測,隨著最近一輪的百億資本大企業相繼合併,將會有成千上萬的工人被擠出來,而那時正值聖誕新年前的零售旺季。

Challenger副行政總裁科布指出:「現在還不是上街跳舞的時候,前路將會非常艱難。」

 很快,歐洲和亞洲也會感受到一相同的全球壓力。「摩根士丹利」歐洲分部首席經濟師錢尼預測未來數年的失業率會由8.8%下降到約5%,他說:「轉包外判在中長期來說會限制就業增長。」

日公司重利潤非增職位

 負責轉包外判業務的顧公司TPI發現,今年至今歐洲的離岸工作合約已急增了83%,增長率比美國為快。

 德國公司不斷轉向東歐國家,而法國則把電話服務中心設立在摩洛哥等法語國家。

 「高盛投資」執行董事松井表示,日本的長期經濟衰退亦有見底的跡象,但是日本公司將把精力集中在重建自己的利潤而非增加就業職位。

 除了汽車和家用電器業之外,日本在利用自己後院的低勞工成本上處於落後,松井表示:「七國集團利用轉包外判的趨勢是明顯的,日本也會增加這種減低成本的做法。」

 對於歐洲工人的好消息是,把工作出口到低廉勞動成本市場的做法不會馬上出現。雖然歐洲各國的情況各異,預期整個歐元區明年的勞動市場最多會增長2%,公司為了促進發展,將會增聘人手。

聘請培訓最優秀年青人

 可是當「嬰兒潮」一代退休後,目前有關失業性經濟復甦的爭論就會變得短視。美國本地出生的「嬰兒潮」在過去20年裡為25-54歲的勞動市場注入了27,000萬個人力,不過在未來20年的整體就業人口依然會持平。

 哈佛大學的勞工經濟學家埃爾伍德指出,歐洲和日本的勞動市場會收縮得更快,這是由於新科技將大量增加對受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那些有先見之明的公司現在就應該開始聘請和培訓最優秀的年青人。

 如果有足夠的公司採納埃爾伍德的建議,那麼就業率最終會回升。

美企投資速增帶動復甦

 美國經濟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長率按年率計高達7.2%,為198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日前公布的九月份製造業開支錄得強勁升幅,整體開支上升1.3%,達9106.3億美元,升幅比市場預期的0.3%多逾三倍。而10月份製造業供應經理指數亦上升至57,是三年九個月來最大的升幅,新訂單指數升至64.3,顯示製造業持續增長。經濟分析人士注意到,企業投資的較快復甦已經成為近期美國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特點。

10月製造業經理指數升至57

 據新華社《經濟觀察》報道,美國經濟從2001年初陷入衰退和當年年底開始復甦至今,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個人消費開支雖然也出現過起伏,但始終呈持續上升勢頭,從未發生過季度性下跌。此次經濟衰退和復甦遲緩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投資長期不振而拖累。因此,企業投資擺脫長期低迷走向復甦,對美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投資影響經濟復甦

 在美國經濟此次陷入衰退之前,美國企業的非住房固定投資就開始下降,從2000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第三季度,出現過連續8個季度下跌的罕見情況,在去年第四季度回升之後今年第一季度又再下跌。也就是說,在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後到今年第一季度的約一年半的時間裡,美國的企業投資只有一個季度上升。因此,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話說,企業投資長期低迷是美國經濟艱難復甦中的「弱點」。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個世紀的經濟過熱所帶來的多年盲目擴張導致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結果是企業利潤大幅度減少和投資持續下降。

設備軟件投資再成動力

 近半年來,美國的企業投資尤其是用於設備和軟件的投資,正在出現穩定快速增長勢頭,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美國商務部10月30日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美國企業的非住房固定投資增長了11.1%,大大高於第二季度7.3%的增幅。其中,用於設備和軟件的投資猛升了15.4%,幾乎是前一季度8.3%增幅的兩倍。兩者均為2000年初以來的最大升幅。第三季度美國包括住房投資在內的企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為1.37個百分點,僅設備和軟件投資一項的貢獻率就高達1.18個百分點。投資額以不變美元價格計算年率突破一萬億美元,比前一季度的年率額猛升365億美元。

 美國的企業投資較快復甦除了受經濟復甦的總體形勢帶動外,主要有這樣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企業贏利情況好轉。

第三季企業盈利料增30%

 第二季度美國企業的盈利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4%。

 目前估計第三季度的企業盈利同比增幅將高達30%以上。二是企業在經濟長期復甦乏力的遏制下不得不收縮投資,而經濟形勢的好轉誘發了許多企業早想進行而以前又無力進行的投資和設備更新。

產能過剩困擾經濟

 美國的企業投資較快復甦對美國經濟長期增長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面臨的困難和將帶來的不利影響也不容忽視。

 一是美國企業面臨的生產能力過大問題短期內還難以得到解決,因此近期內還談不上擴大生產的問題。比如,從2001年到現在的11個季度裡,企業用於廠房建設等的結構性投資僅出現兩個季度上升,其餘均為下跌;在連續6個季度下跌後今年第二季度上升了4.2%,而第三季度又下降了2.4%。

 這表明,美國企業要消化幾年前經濟過熱時期過度擴張的生產能力尚需時日。

失業率仍居高難下

 二是設備和軟件的投資增加將使失業率居高難下。

 設備和軟件投資和更新的目的無疑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產品競爭力。

 如果生產規模無明顯增加,必將導致企業用工人數進一步減少。因此,目前不少人預計,美國的失業率在今後幾個季度裡將不會出現明顯下降,明年年底仍可能高達5.5%上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財經熱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