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08] 文匯社評:檢討平機會角色 不可知難而退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王見秋事件」。一些議員大興問罪之師。他們甚至不顧平機會作為一個法定機構、有權獨立處理人事聘任事務的規定,質問政府為何不插手干預,以致政府官員不得不即時警告:這樣做會開創「危險的先例」。

 我們認為,立法會議員如果真想解決平機會的問題,就要改變這種找人祭旗的態度,而應該本著對社會和市民負責的精神,認真討論事件反映出的平機會角色、功能、架構及人員委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的建議,使平機會的工作切合社會的需要,資源用得其所,提供市民真正需要的服務。

 平機會成立以來,在社會上引起的爭議不斷,負面批評不絕於耳。概括來說,平機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角色功能問題,二是架構管理問題,三是人員尤其是主席人選的委任問題。

 平機會設立的目的,是追求一個沒有歧視的社會,推動不歧視的訊息和風氣。如何達到這目的,平機會的角色和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定位:一種選擇是透過立法訴訟,動輒打官司,勞師動眾;另一種選擇是透過教育調解,和風細雨,以收潛移默化,移風易俗之效。不過,世界各地較少以立法訴訟的途徑去消除社會歧視,除了澳洲、新西蘭和英國外,歐美這方面的立法也較少。香港雖然立了法,而且動輒起訴,官司倒是不少,但效果並不好,甚至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最典型的升中派位事件,產生許多後遺症,不少學校至今抱怨不已。平機會過往的角色定位,有必要根據社會的反應和實際效果作出調整。

 平機會本該是協助解決糾紛的機構,如今反而成為糾紛之源。平機會不僅對外不斷興訟,小事搞大,製造事端,而且內部也是勞資糾紛多多。由於大打官司,架構膨脹,平機會的開支由九六年成立時的四千多萬元,暴升至去年的八千多萬元。這樣混亂而又濫用公帑的管理架構,應該盡快進行整頓。

 平機會主席過往人選的委任方式與現在並無不同。為什麼上一任主席問題多多卻安然無事,而王見秋剛開始工作就要被迫辭職?這當然是有人刻意將問題政治化,將一宗普通的勞資糾紛演變成一場政治鬥爭。王見秋成為鬥爭的犧牲品。為了防止這類事件重演,就要避免將主席委任政治化。為此,政府應該改善委任機制,增加透明度,委任真正為市民服務的主席人選。

 「王見秋事件」顯示法定機構及公營機構的改革殊為不易,但政府不應知難而退。法定及公營機構開支龐大,架構臃腫,不僅增大財赤,加重納稅人的負擔,而且給社會製造不少爭拗和麻煩。除了進行改革,政府別無選擇。「王見秋事件」的意義絕非是宣布精簡架構之路不通,而是提醒政府,要有更細緻的工作、更高的技巧、更大的毅力,才能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