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13] 文匯社評:教育應研究善用資源

 部分大學生擬罷課抗議削減經費風波驟起之際,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天承諾,未來五年的教育開支減幅會少於政府部門一成一的平均幅度。行政長官董建華昨天亦重申,教育開支是投資,但若有浪費就要確保資源用得恰到好處,並希望大家冷靜地處理這個問題。

 多間大學校長歡迎政府的承諾,並呼籲學生不要罷課,以理性的方式與當局對話。港大學生會也決定不採取罷課行動,而以簽名的方式向政府表達意見。這顯示大學方面希望透過理性討論,處理好削減開支的問題。這是應該肯定的。

 董建華強調教育開支是投資,表明政府在教育方面並非目光短淺,而是仍然將教育置於優先的地位,以加強香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力。實際上,政府在教育投資上絕不手軟,在龐大財赤壓力下,本財政年度的教育投資仍高達六百一十億元,佔政府開支約二成四。

 既然教育開支是投資,就要講求效益和量力而行。如果出現浪費,再多的投資也如「泥牛入海無消息」,白白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政府財赤龐大,無力維持過高的教育投資。其實,只要確保教育資源用得其所,未來五年節省下來的比例可能不止一成一。因此,我們認為,目前應該討論的重點,不是削減經費的問題,而是如何善用資源的問題。

 香港的大學在九十年代經歷了迅速膨脹的十年,大學由二間驟增為八間,外加副學士學位等課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學教職員也相應倍增。本港大學教育成本昂貴,大學校長和教師的薪酬福利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每名大學生每年的成本約為二十三萬,學生繳付的學費僅佔其中一成八,其餘八成二由政府負擔。但本港大學生的質素為人詬病,大學培養的人才又與社會經濟發展脫節,未能善用教育資源的問題嚴重存在:大學在「按人頭撥款」機制下,為了多領經費而濫收學生,一些大學專業重疊,非教學部門冗員充斥,聘請高薪教授逗留而不教學,教學器材和設施空置浪費,以及多間大學力爭發展成為「研究型」,部分研究課題卻又只局限於在外國學報發表外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論文等。凡此種種,說明若大學經費能合理使用,即使合理削減,也不影響教學質量和教職員合理的待遇。

 與此同時,節省教育資源不僅大學要承擔,中小學也要分擔責任。當然,用於基礎教育的教學資源絕不能減少,應該減少的只是中小學的浪費現象,這包括結構性浪費和撥款機制僵硬造成的浪費。結構性浪費是隨著香港出生率降低,小學入學人數持續下跌,但為免教師失去職業保障,一些收生不足的學校經費照撥而形成浪費。對此,須通過縮班和併校節省資源。撥款機制僵硬造成的浪費,是一些中小學為了把撥到的經費花光,把錢用在與教學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例如非必要的校舍改造、裝修,而且每呎成本高於豪宅成本。中小學分擔節省開支的責任,這兩方面的節流空間比較大。

 削減經費引起的風波,其實反映了在如何善用教育資源方面,政府和民間仍然處於「瞎子摸象」的狀態,以致各自說的都是「象」的局部,而非整體。所以,政府應對本港大中小學校資源運用的情況,盡快作出全面檢討並公之於眾。這樣,哪些該節省,哪些不該削減,就不僅有了客觀和科學的依據,也有了透明度。這可以避免主觀臆斷得出的削減比例引發社會反彈或風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