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26] 台灣「公投制憲」與兩岸關係危機

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近來,「公投制憲」成了台灣政壇最令人矚目的選舉議題。這個議題首先由陳水扁提出,並成為其2004年再次競選「總統」的主綱領。國民黨和親民黨開始時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陳水扁的選舉秀。但是不久,國親兩黨轉變態度,不再堅持反對涉及「國旗、國號、領土變更及憲政層次的公投」,也就是不再排斥決定統獨的「公投」。不僅如此,國親兩黨再進一步主動提出召集協商,讓「公投」法盡早通過。

國親接受「公投立法」

 台灣政治的這種變化讓很多人感到迷惑。大陸政府最近就嚴厲警告台灣當局停止借「公投立法」把台灣正式分離出去的行為。但同樣讓大陸領導人擔心的是,傳統上反對「台灣獨立」,主張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的國民黨和親民黨也接受了這種為日後台灣的正式「獨立」奠定法律根據的「公投立法」。

 照理說,國民黨應該是維護國民黨本身建立起來的「憲政」體制。但現在反過來更為積極地主張「公投制憲」。

「公投制憲」既為選舉也為台獨

 如果沒有現實的需要,陳水扁就很難把此作為重大的選舉議題,也不可能因為主張「制憲」而得到民眾的支持。但是,無論是「修憲」還是制定「新憲法」,對陳水扁和國民黨來說,其意義可能是不相同的。

 對陳水扁來說,搞「公投制新憲」既是為了選舉的考量,也是為了台獨的需要。陳水扁因為這些年來沒有解決好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民生問題,在這方面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選舉議程,就只好找統獨這樣的敏感問題。應該說,像「公投制憲」這樣的議程對陳水扁是非常有利的。

走向「獨立」重要一步

 陳水扁一方面說會堅持「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另一方面又要進行「台灣獨立」準備的「公投立法」。這樣做,他既可以讓中間選民相信「公投制憲」和台灣「正式獨立」不同,另一方面又讓傾向於「獨立」的選民相信「公投立法」是走向「獨立」的必要一步。

 這樣,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動員台灣民眾,支持其連任。與此同時,這樣做也可以觸動大陸領導層的神經,迫使他們做出過激的反應,從而讓陳水扁再次在選舉中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

 國親兩黨沒有多大的選擇,只有回應。國親兩黨這樣做既非為了統一,也非為了「獨立」,而是為了選舉的議題和議程。在任何體制下,選舉必須是以議題和議程為中心的。

連宋處於被動位置

 沒有好而有效的議題和議程,就會很難取得勝利。自選舉政治開始以來,連戰和宋楚瑜除了批評陳水扁的政策外,還沒有很好的選舉議題和議程,一直處於一個比較被動的位置。

 如果一直讓陳水扁主導選舉議題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連宋就沒有贏得選舉的機會。現在連戰主動把制定「公投立法」議程接過來,並且提出更為激進的看法。這應當說是具有很大的政治理性的。

 反正遲早都要進入這個議程,現在主動進入比以後被迫進入要好得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阻止陳水扁的話語權,在「公投立法」等問題上至少不失分,做得好的話,還可以加分。

「台獨就是戰爭」

 台灣最近的發展已經在大陸各方引起了反彈。一定的反彈是必然的,也是預期之中的。但反彈如果一直升級下去,必然會造成與預期相反的效果。既然這樣,就應當更為理性地來處理台海問題。

 在統獨這樣的問題上,台灣內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制衡力量。中國大陸一直在堅守「台獨就是戰爭」這個原則,台灣本身及其盟友美國是了解這個原則背後的含義的。只要美國在台獨這個問題上沒有模棱兩可的態度,台灣政治人物會不得不以理性來指導其行為,而不是玩危險的政治遊戲。(摘自《聯合早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