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戲曲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09] 戲曲視窗:粵劇寒風何時減退

放大圖片

粵劇新一代劉惠鳴。

 由三十年至八十年代,香港粵劇經歷六十年的市場衝擊,大體上仍能保持粵劇的傳統格局,但面貌不免有所改變。我喜歡用「四化」來概括它的改變,就是「演出京劇化」」(指台步、身段以京戲為師)、「音樂小曲化」(指小曲已與梆黃分庭抗禮,撰曲人亦經常為梆黃標上旋律)、劇本「古典化」(指劇本多取材自元劇和明、清傳奇)、佈景「立體化」(指師尚話劇,遠離傳統抽象舞台)。

「四化」滿足城市人

 效果上,「四化」使粵劇的演出,從唱做唸打到舞台裝置,更具官能上的美感,更能滿足「城市人」的要求。九十年代的香港粵劇發展,以金融風暴作分水嶺。金融風暴前,秉承八十年代的氣勢,粵韻絃歌夜夜遍香江;金融風暴後,業餘劇團演出減少,職業班則出現觀眾入座率下降的危機。

 九十年代初,粵劇的興盛使業界對粵劇的未來充滿憧憬。舉例說,一九九二年,香港有二十多個劇團演出;一九九四年十一、十二兩個月,有五十台戲演出,還沒包括大大小小的粵劇演唱會。傳聞當時名媛閨秀邀請大老倌在演唱會合作演出,一支曲的酬金為一萬元,較大老倌演大戲的收入還高。

業餘劇團旺極一時

 親身參與是九十年代的粵劇和粵曲愛好者的特色,因此業餘粵劇團相繼成立。它們在「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藝發局」的支持下,經常往各社區會堂、球場、公園等地方演出。當時業餘粵劇團之多,從「社區粵劇巡禮」可略知一二,最旺場的一年,上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接受訪問的演出劇團竟超過二十隊,六、七十人在錄音室出出入入,把我這個主持弄得眼花繚亂。可喜是這批年輕人,個別如裴駿軒、劉惠鳴等也能更上一層樓,成為專業演員。

業餘玩家擔頭架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九十年代初,學習粵劇的青年有五千多人。既然有眾多的年輕人要學習粵劇,粵劇學校自然應運而生。教師和樂師的供應緊張,於是出現京劇演員教授粵劇、業餘玩家擔任頭架的奇景。為把握這個良機,把香港粵劇推向新里程,演藝界和文化界滿肚密圈。

 九五、九六年左右,黎鍵先生跟我說,他們有幾個和粵劇有關的計劃,包括演藝學院籌辦戲曲系、學校推廣粵劇、引進不同界別的專才參與粵劇的製作、成立「粵劇之家」等,希望借助我的製作經驗,籌辦學校推廣粵劇活動。黎先生所說的各項計劃後來都相繼實現,實踐把粵劇從舞台帶到學校、帶入社區的理念。

市場萎縮檔期日減

 但九七「金融風暴」為粵劇界帶來不明朗的因素。名媛閨秀的財富收縮,支持粵劇的興致和熱情減退;粵劇發燒友面臨減薪、失業的威脅,不得不削減消遣的開支和時間,於整個粵劇市場慢慢地萎縮,職業班的檔期一日比一日減少,業餘粵劇團的數目也寥寥可數。到職業粵劇團的演出基地「新光戲院」傳出業主有意拆卸改建,業界或許也感受到寒風凜冽,不知這個冬天會逗留多久!?

葉世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