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4] 胡友松 細述前塵 無怨悔放大圖片
本報駐山東記者 殷江宏
37年前,年僅28歲的胡友松女士嫁給了76歲的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這段被稱為「梨花伴海棠」的婚姻僅僅維繫了不到3年的時間,便隨著李宗仁先生的逝世匆匆結束。時隔多年,一直深居簡出的胡女士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坐在胡女士的小公寓裡,聽著已過耳順之年的她回憶前塵往事,恍若有一種隔世之感。
胡友松原名胡若梅,又名王曦。3個不同的名字見證了她60多年坎坷人生的傳奇經歷。
身世:「你沒有爸爸」
據胡女士介紹,「若梅」是其生母胡蝶(20世紀30年代馳名上海灘的「電影皇后」)所起,「友松」是和養母沈文芝(軍閥張宗昌的姨太太)在北京生活時所改,「王曦」則表現了文革期間身處逆境的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據介紹,若梅從小隨胡蝶在南京和上海長大,6歲時因患濕疹(黃孢瘡),醫生建議她到北方生活,適逢軍閥張宗昌暴斃濟南火車站後,姨太太沈文芝逃至南京當家庭教師,胡蝶便委託其帶若梅到北方定居。
隨母姓的若梅從不知生父是誰,她曾問過胡蝶,得到的回答是:「你沒有爸爸」。時至今日,胡蝶當初的風流韻事被人們廣為流傳卻說法不一,若梅的身世更顯得撲朔迷離。據胡女士回憶,母親曾到北京想把她帶走,但沈文芝堅決不允,胡蝶無奈而去,臨走前交給沈文芝一個裝滿首飾的手提箱,囑咐其供若梅上大學。可惜沈文芝揮霍成性,若梅中學畢業時,箱子已是空空如也。
若梅到北京後更名為「友松」,離奇的身世使她比同齡人早熟了許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友松越發出落得亭亭玉立。直到現在,儘管歲月的滄桑在她臉上留下了道道印痕,但眉眼之間仍依稀可見傾城之姿,一顰一笑間流露出萬種風情。
友松於醫專畢業後,被分配到積水潭醫院做護士,後又調到北京復興醫院。此時正處於文化大革命前期,政治局勢越來越緊張。友松作為「國民黨高官」的女兒,在單位被「另眼相看」,而養母沈文芝終在文革中暴露身份,抑鬱而終。
婚姻:「梨花伴海棠」
另一方面,旅居海外多年的李宗仁於1965年7月20日回到祖國,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李宗仁攜夫人郭德潔拜會各界知名人士,在海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從小對歷史頗感興趣的胡友松對大名鼎鼎的李宗仁自然充滿了仰慕之情,但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她的一生竟因這個歷史人物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966年3月,郭德潔因病在北京逝世,李宗仁情緒非常低落,為照顧他的日常起居,有關部門先後物色了60多個人選,年輕貌美的胡友松被李宗仁一眼看中。二人在周恩來總理的安排下,於當年7月正式結婚。
據胡女士回憶,起初李宗仁只是想找一個秘書。後來周恩來總理找李宗仁談話,建議他們正式結婚,李宗仁當然無異議,只是擔心比他小48歲的胡友松不同意,為此有關領導專門找胡友松做思想工作。儘管是白髮配紅顏,但對方是自己崇拜的李宗仁將軍,胡友松很快同意了這樁婚事,她說:「和李先生結婚,一方面是出於我本身的政治壓力,都說我是國民黨大軍官的女兒,在原單位很壓抑。另一方面主要是我覺得李先生是歷史人物、愛國人士,我很敬佩他。」
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結合曾經引起不小的風波,許多人指責胡愛慕虛榮,看中了李宗仁帶回來的巨額財產。胡友松是個要強的女人,一進李公館,就向工作人員聲明:「我不管錢,所有存摺、鑰匙都不管,也不繼承財產,我只是照顧李先生的起居。」胡友松履行了她的諾言。在李宗仁臨終前的日子,正是她無微不至的看護,使李宗仁倍感欣慰。
或許正是胡友松的美麗、單純和倔強,激發了李宗仁的憐惜之情。新婚伊始,李宗仁教胡友松游泳,下棋,生活充實而甜蜜。可惜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和李宗仁的結合並沒有使胡友松「安枕無憂」,李公館也闖進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紅衛兵。「每次他出去(挨批鬥),我的心就揪心的痛。李先生說我們是相依為命。」談起那段令人心悸的日子,胡女士的語氣有點激動。
患難相處,情感逐深。在周總理的保護下,李公館終於恢復了平靜,但李宗仁已很少出門,心情難免憂鬱。胡友松是李宗仁生命中最後歲月的紅顏知己,兩人在這片難得的淨土相處了不到四個年頭,1969年元月30日,李宗仁因病在京逝世。此後的34個清明節,胡友松都會手持鮮花出現在北京八寶山李宗仁先生的墓前,她的步履從輕盈到蹣跚,二人相隔陰陽的交流似乎從未停止。
晚年:勤禮佛多行善
1938年台兒莊大戰時,老火車站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戰鬥勝利後的4月8日,李宗仁將軍在台兒莊站牌下留影,成為台兒莊大捷的永久紀念。1995年,台兒莊政府按照當年的哥特式建築風格修復了火車站樓房,建立了李宗仁史料館。為感謝胡友松的無私捐助,台兒莊李宗仁史料館聘其為名譽館長。台兒莊區政府還投資50萬元,在李宗仁史料館旁為其建了一棟別墅,因交通不便,胡用多年的積蓄買了一輛二手汽車,閒暇時在陽台上畫畫,或開車去兜兜風,生活倒也愜意。
李宗仁史料館有7個講解員,胡友松稱她們為「七仙女」,仙女們則稱她為「王母娘娘」。冬天來了,「王母娘娘」出錢給「仙女」們每人做了一件羽絨服。據講解員牛秀琴介紹,胡友松是個心善的老人,回北京後經常給別墅的保安寫信、寄衣服。
20世紀80年代,胡友松曾結過一次婚,對方是一位技術員,但兩人都承受了很大壓力,有時走在路上會有人向他們吐唾沫,加之性格不合,最終導致離婚,並獨居至今。
1998年,胡友松病退後進入老年大學學習繪畫,目前已小有成就,尤見長於梅花和牡丹;1999年,她的畫入選「海峽兩岸名人集」;2000年,在中國佛教學會舉辦的「抗洪救災義賣」活動中,胡友松的4幅牡丹圖國畫售價達5,200元,她全數捐給了災區。
回憶60年的前塵往事,既有造化弄人,亦跟自身的選擇息息相關。雖然一生清苦,胡友松無怨無悔。目前她已皈依佛門,平時清修禮佛,經常參與各種賑災慈善活動。
「周總理一直保護我」
李宗仁過世後胡友松的厄運便接踵而至。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被趕出李公館,隨後被誣為特務受到審查,之後被安排到湖北上幹校勞動。在最難熬的日子裡,胡友松改名為「王曦」,一個「曦」字,道盡了她對美好生活的企盼。一年後,在周總理的關照下,胡友松回到北京。「不管怎麼樣,周總理一直保護著我。我每走一個腳步,都要回頭看看腳印正不正。」
逆境:從未變賣文物
周總理的關懷讓身處逆境的胡友松感到一絲溫暖。而最讓胡友松欣慰的,莫過於李宗仁長子李幼鄰對她的肯定。1973年李幼鄰送其母李秀文回國時,曾向有關部門表示:「不管一年兩年,我父親最後的日子是她照顧的,我感謝她。她是李家的人。」或許是出於對李幼鄰的感激,胡友松曾在李秀文病重彌留之際去醫院看望,儘管當時李秀文已無意識,胡友松亦未公開身份,但這畢竟是李宗仁的第一位夫人和第三位夫人唯一的一次會面。
李宗仁逝世後,周恩來總理曾經批示:李宗仁的遺產上繳國庫,郭德潔的遺物由胡友松繼承。從1969年至今,胡友松先後把李宗仁留下的20餘萬元現金上繳國庫,並把李宗仁的大量遺物捐贈給中國歷史檔案館、廣西李宗仁官邸和山東台兒莊史料館,後二者都是李宗仁晚年夢縈魂牽的地方。
幾十年來,胡友松一直靠工資養活自己,雖然學歷不高,但她知道即使是李宗仁的生活用品也會是文物,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1996年,胡友松把收藏了多年的60多件李宗仁遺物捐給台兒莊李宗仁史料館,其中原越共總書記胡志明先生所贈重達45公斤的李宗仁半身青銅像、瑞士手錶廠建廠百周年時贈給各國首腦的金錶和傅作義將軍贈送的有「軟黃金」之稱的火狐標本等,都被鑒定為無價之寶。
去年,胡友松又把郭德潔留下的幾件翡翠、寶石等首飾捐給了廣西桂林李宗仁官邸。雖然這些首飾足以使她一輩子衣食無憂,但即使在最窘迫的時候,她也從未變賣過一件。
資料廊:桂林李宗仁官邸
李宗仁官邸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二十世紀40年代,有桂林「總統府」之稱。為民國中西結合別墅式建築,主樓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建築面積818平方米。一樓有警衛室、客廳、秘書室;二樓有會議室、書房、臥室等。官邸緊靠杉湖南岸,環境優雅。原圍牆、主樓、副樓、副官及廚用平房保持完好,樓內還保存壁爐、澡盆等遺物。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10月李宗仁回桂期間曾在此居住和辦公。1966年,海外歸來的李宗仁先生在這裡又故地重遊。官邸於1991年8月闢為李宗仁先生文物史料陳列館,現已成為桂林著名的旅遊點。
「電影皇后」胡蝶
胡蝶,原名胡瑞華,生於上海,16歲時考取了中華電影學校,改名為胡蝶,一生拍片40餘部,包括《秋扇怨》、《火燒紅蓮寺》、《歌女紅牡丹》、《自由之花》等。1933年,由胡蝶主演的《自由之花》被中國教育電影協會評為優秀影片;同年,又被送往意大利萬國電影賽會參賽獲獎。與此同時,胡蝶兩年3次獲選中國電影皇后,被稱為中國的老牌影后。1935年,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和《空谷蘭》參加莫斯科國際影展。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為潘寶娟。1989年4月23日,胡蝶病逝於溫哥華。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胡蝶要飛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