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讀書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15] 白先勇讀《紅樓夢》悟無常

放大圖片

白先勇為香港讀者簽名

鄭依依

 「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短詩兩句,寫盡繁華盛世難保永久。任是誰人,總要為自己覓得去路的無常世情。文學大家白先勇博覽群書,始終情歸《紅樓夢》。一部經典大作,常伴床前,書中佳句詩詞,隨手拈來,抒情寫意,得心應手,只因《紅樓夢》含意弘遠,意象萬千。

感悟人生悲歡離合

 「《紅樓夢》是一部天書,非常神秘。每次重看,都像第一次看那樣,有新鮮感。」白先勇說。年歲漸長,人生感懷越深,重讀一本書而有不同感受,是很自然的經歷。然而一本書令人多次再讀,仍然有新的體會,恐怕難得。

 看書如同掘寶,都是發掘箇中珍異之處,經過多次挖掘後,仍能有新得著,可見寶藏底蘊之深。《紅樓夢》正是這麼一個深不見底的寶藏,難怪白先勇曾推為「在中國文學創作的領域裡、湧現出最高的一座山峰」。再度重入這既高且深的大山寶庫,白先勇如同走進佛家清淨地,感悟人生悲歡聚散的無常變幻。

 「《紅樓夢》實在了不得,賈寶玉最後不是出家了嗎?這書就好像一部《佛陀傳》,寫寶玉成佛的經過。」即使釋迦牟尼涅槃解脫之前,也經歷帝王之家的奢靡,和潛修苦行的磨難。《紅樓夢》寫寶玉一生所經的生老病死、聚散離合,卻也真和佛陀暗合,更貼近佛家「諸行無常」的精神。

中國文字內憂外患

 諸行無常,卻也似中國文壇之境況。雖有文風大盛的李唐,明清白話小說亦已成經典,但卻似乎無以為繼。白先勇說過,《紅樓夢》後,「我們民族的藝術創造力,似乎就再也沒有能達到這樣的巔峰。」

 不說歷史舊話,只談當代現況。白先勇說:「中國文字內憂外患,之此而已。」

 他解釋,外患者,因為中國自十九世紀開始,西方文化湧入中國,大量翻譯文字令中國文字產生大變。雖是開拓了新視野,但惡性影響所及,中國文字變得不美,句子又不通順;而內憂者,則因為整個華文世界,都經過政治運動。大陸的文革、台灣的本土化,都損害了傳統的規律美,報紙文章風格千篇一律,行文也硬綁綁的。

 「文學就是文字的藝術,是獨創的、有個性的。傳統中文『美』的本來面貌,應該恢復過來。」

 不「美」不消說,如今文字的藝術品更與商品混為一談,為求通俗暢銷,書的內容都變得淺白化。更有甚者,大陸正冒起的年青暢銷書女作家,為求一鳴驚人,不惜「以身體寫作」,把「性」作為綽頭,大書「色情文學」。

「一切都在大變」

 為此,白先勇憂心忡忡:「開放市場,做生意、賺錢,是好事。但把一切物質化(materialize),卻是很危險的。化成商品的誘惑很大,因為有即時見到的回報。然而,它的藝術精神卻會一點一滴被侵蝕淨盡。這是很可怕的。」

 例如以「性」入文,是不少重要文學的主題。但這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應以嚴肅態度對待。以此招徠市場,有如將文學廉價賤賣,風氣一陣子就會過去,「都算不上是文學了。翻了十本也都懶得翻了。」

 文壇此等現象,可歸因於社會太過「往前/錢衝」。「過去歷史太沉重,人們都要忘卻,不願反省、擔負,都想改寫歷史,重塑新的歷史觀。」大陸走向以經濟為發展重心;寶島政治風越煽越火;香港回歸後亦處於茫茫然的轉型期。華人社會心態互調互換,白先勇說:「一切都在大變中。」

唏噓過後人才安靜

 他期望,當經濟安定下來,社會能反省文化趨向。因為經濟、政治都是快速地就成過去,是「無常」的。只有文化累積日久才會越為沉重,成為社會民族的根。

 世道無常,文化無常,白先勇卻不感到唏噓迷茫,他笑說已過了唏噓的心境。而且,唏噓過後,人生才會安靜,大地才會澄明。

 正如文學道路,縱是漫長迂迴,崎嶇曲折,他仍期盼經過這好幾代人的摸索嘗試,總有一人能集大成,再寫一部有份量的大書。

驀然回首 年少多愁

 文學如鏡,總反映出現實世情。無常的人生化成文字,更凸顯無奈、難以捉摸的感覺,也更中了白先勇心坎,而為他所喜。能有功力滲透世情的作家,郁達夫算是其一。

 作為五四時期的文學家,白先勇說郁達夫的作品,不論是文筆或看法,都是比較成熟。「當時的文學家都是要革命,要歌頌光明,但郁達夫能更透徹地看人生。他的一篇小說《過去》,我至今仍很喜愛。」

 《過去》寫的是男主角和三姐妹的感情事。「男主角鍾情活潑美貌的老二,但老二對他若即若離,動輒出手拍打,幾近虐待;對心繫於他的老三,他卻沒有留意,冷淡待之。後來老二結婚了,男主角心灰意冷,老三陪他旅行散心,更表白衷情,他仍無動於衷。過了數年,二人再在他鄉相遇,老三已成了別人情婦,男主角想重新發展感情,但老三表示一切已太遲了。」

 白先勇回憶道:「這是我中二在香港時讀的,當時一看,已經喜歡得很。」一生離散相聚,往往一下錯開,變幻無定,《過去》當中所載的濃濃憾意,觸動年少多愁的白先勇,令他數十年難忘。

 經過中學會考的人,總會記得白先勇的《驀然回首》,當中的一段描述他得「童子癆」後,由於肺病的高度傳染性,他得與人隔絕。「悄悄掀開窗簾,窺見園中大千世界,一片繁華,自己的哥姊,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間,個個喜氣洋洋。一霎時,一陣被人擯棄,為世所遺的悲憤兜上心頭」。病後過新生活,他仍久難適應,「本來我是很開放的,轉變很大」。

 也許是多歷變遷,白先勇少年早熟,對人生難以完全掌握深有體會,帶有愁緒的文字也總惹他共鳴。在飛機上閱讀的一本《姜白石詞選》內,一首《揚州慢》寫「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揚州昔日繁華而經戰亂,以致城中荒蕪淒涼。

 滄桑的歷史,何嘗不是一頁寫滿流離世情的故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讀書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