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29] 西鐵宜將路軌接過境

鄧兆棠

 猶記得輕鐵天水圍北支線通車當日人頭湧湧,乘客將車廂擠得水洩不通,即時成為傳媒焦點。但上周「貫通南北」的西鐵通車,焦點卻落在空蕩蕩的車廂及西鐵票價會否減價求售上。其實西鐵「蝕本」已是預料之事,但問題在於「蝕」多久,而種下這個虧本禍根的原因眾說紛紜,包括:沿線物業發展被凍結、新界西北人口增長放緩、票價過高及西鐵未能貫通市區等。不過,筆者相信西鐵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不能過境。

人口不足非問題所在

 無可置疑,現有的西鐵車站均未有上蓋物業,部分站如錦上路站的四周更是人口稀疏,難以為西鐵提供穩定的乘客量。不過,若論人口,東、西鐵沿線人口均達到120萬,而西鐵途經的區域人口更比東鐵多,但為何東鐵的載客量每日達80萬,而西鐵樂觀的目標人數亦只是20萬?可見人口不足並非問題所在。

 如此,盡快開通南環線接駁尖沙咀,打通直達九龍的通道又可否令西鐵「翻身」?若不成再減價又如何呢?筆者認為讀者只要參考東鐵的數據便知一二。現時,東鐵本地線每日載客量達56萬人次,由上水至紅磡只收8.3元(比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便宜),加上較其他交通工具搶佔新市鎮市場及在「鐵路為先」的政策保護下,不論客量、收費及天時均佔盡優勢,但本地線現時亦只錄得微利,東鐵整體資本回報率更只有5%。

南環線「旺丁不旺財」

 西鐵先天不足,遠比其他工具遲進入新界西運輸市場,要爭奪新界西市場已非常吃力,日後就算開通南環線及進一步下調車費同樣要面對巴士、地鐵以至h巴及小巴的激烈競爭,盈利前景並不樂觀。筆者相信南環線絕非「回魂丹」,原因在於新界南行市區、特別是九龍區的運輸市場已非常成熟,票價競爭激烈,就算南環線可以增加西鐵整體的載客量,但結果可能是「旺丁不旺財」。此外,元朗、屯門並非重點工商區或旅遊區,西鐵在九龍加站,除可方便回家的新界客,根本不能吸引多少北行的九龍客,再投資但低回報,南環線反過來可能變成西鐵的「催命符」!

 筆者認為要避免公帑投放在西鐵的460億付諸東流,當局應該放下歷史包袱,盡快開展西鐵的北環線,將路軌接到落馬洲及羅湖,打開新界西及九龍西近200多萬人過境的運輸市場,為盈利注入「新動力」。東鐵過境線每日人流約25萬人次,佔總乘客量的3成,但卻足以補貼本地線的營運,可見過境線利潤甚厚。東鐵前車可鑒,但西鐵公司卻棄北環而取南環,強要進入九龍市場來個「困獸鬥」,是極為不智之舉。無奈,不論是460億投資最後化為烏有,還是西鐵因回本乏力而要取消優惠或加價,承受苦果的都是市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