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2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娛樂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2-24] 粵劇視窗:西樂中用

放大圖片

三十年代西洋樂器粵劇樂隊

.葉世雄.

 上期說省港兩地粵劇音樂差異,在一九九三年香港電台和廣東電台合辦的「萬千希望在人間」,兩位粵劇界的巨擘新馬師曾、紅線女作世紀性合作演出時,出現「終極之戰」。

粵劇樂隊發展

 未說這段歷史前,我想乘著這個機會簡略地介紹粵劇樂隊的發展,相信有助部分讀者對粵劇音樂的了解,同時,也較易掌握兩位粵劇大師的觀點。

 粵劇樂隊,行內稱為「棚面」,清朝光緒以前,基本是沿襲「外江班」時期的樂隊體制,最早的樂器有二弦、竹殼提琴、月琴、三弦、鼓竹敲擊等,由於這些古樂器的發音粗硬、聲音高吭,所以也稱為「硬弓組合」。

 清末民初,樂隊人數日漸增多,增加到「十手」,所謂「手」,大概是「人手」的意思。

運用西洋樂器

 二十年代,粵劇樂隊開始使用西洋樂器,最初是以整組西洋樂器代替樂隊的弦樂、管樂部分,所以稱為「西樂部」。「西樂部」的樂器包括:小提琴、木琴、夏威夷結他、色士風(saxphone)、班卓琴(banjo)等,甚至爵士鼓、鋼琴都曾在粵劇樂隊中出現過。

 不過,這種樂隊組合缺乏地方特色,也缺乏戲曲味道,慢慢地,粵劇樂隊又引入一些中國樂器,例如:高胡、中胡、琵琶等,同時保留小提琴、色士風等西洋樂器,成為中西結合的樂隊。

軟、硬弓組合

 為配合不同戲場的要求,粵劇藝人將伴奏樂隊分成「硬弓組合」和「軟弓組合」兩種。「硬弓組合」的主要樂器有二弦、竹殼提琴、喉管、三弦、月琴、橫簫(笛子)、文鑼鼓和高邊鑼鼓。領奏樂器是二絃,適宜伴奏威武、激昂的情節,但在伴奏「古腔粵曲」時,「硬弓組合」也會用來伴奏「文場戲」。「軟弓組合」的樂器有高胡或小提琴、洋琴、色士風、三弦、長喉管、橫簫(笛子)、洞簫、琵琶、中胡、阮、大提琴及文鑼鼓,領奏樂器是高胡或小提琴,主要伴奏抒情、柔和的「文場戲」。

引入京劇鑼鼓

 粵劇傳統鑼鼓的主要樂器是大鑼、大鈸,特色是熱烈、粗獷、洪亮、威武。三十年代,又引入京劇鑼鼓,京鑼鼓初時用來襯托武打場口,後來多數用於「文場戲」。

 上述簡述了香港粵劇樂隊的發展,但在五十年代起,也有部分香港粵劇工作者嘗試使用國樂或西方式的伴奏形式,不過至今仍未能成為主流;可是在內地,樂團式的伴奏形式自五十年代起逐漸發展起來,使省港兩地的粵劇音樂出現頗大的分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