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4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內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4-17] 馬安鎮移民面臨謀生危機

放大圖片

由於土地原因,移民種的土豆只有鴿子蛋大小。

文: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羅愛文、岳仿嶙、紫麟

圖:鄭海龍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馬安鎮與水口鎮兩地移民的房屋存在著同樣的質量問題:漏水,裂開。但是兩地移民的精神狀況完全不一樣,馬安鎮移民講笑話都神情木然,水口鎮移民發牢騷也神釆飛揚。移民吳江海告訴記者,這是由於水口鎮移民儘管房屋有問題,但鎮政府支持力度大,經濟上基本不存問題,而其他鎮幾百移民所擁土地皆荒山,根本看不到前途,這才是真正壓在他們心上的石頭。

 三峽移民的生活為什麼成問題呢?按照規定,移民每人可分得0.9畝耕地,當地農民不也是靠這土地過活嗎?在馬安鎮,記者執意要看政府分給他們的耕地。

馬安鎮所分劣地處荒山

 馬安鎮移民告訴記者,他們每人都分到兩種地,一半是好地,就是前面的低窪地,一半是差地,現在還沒去耕種。記者表示想去看劣質耕地。

 因為距離移民住處超過2公里,於是記者驅車前往,七八個移民主動騎著摩托帶路,浩浩蕩蕩來到一小山圍成的盆地,這裡人跡罕至,移民卻指著一片荒山大聲呼喊:「看吧,那就是我們的耕地。」

 爬上荒山,環顧周圍都是半人高野草。一位移民介紹,此荒山的土地是粘性黃土,土質在乾旱時較硬,而在濕潤時又很粘,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只能長野草。另一位移民向記者透露,由於不能種植任何農作物,這片荒山已被當地農民荒廢了很久。

橫瀝鎮移民耕地遍土墳

 如果說馬安鎮移民的耕地令人驚異,那麼橫瀝鎮移民的耕地則更令人目瞪口呆。

 談到未來的打算,幾乎所有橫瀝鎮移民的表情都驚人地相似:似乎突然受到刺激,目光呆滯,默然無語。與馬安鎮一樣,移民擁有優劣兩種地,各佔一半,記者提出要看看他們的劣質地。

 橫瀝鎮移民的劣質地就在他們住房旁邊,一位移民對記者說:「你看,那塊連草都長得難看的墳地就是我們的,除了靠住宅附近很小一塊地能種莊稼,其他地方能種什麼?何況山上到處是墳地,我們知道屬於本地人的,誰還敢在墳地附近挖土?」朝移民的手指方向,記者看到的是一荒涼山坡,山上稀稀拉拉長了一些雜草,幾十棵樹點綴在一堆堆顯眼的土墳之間。

 移民對記者解釋,就是分給他們的「好地」,也是當地人不願種的水窪地,一到雨天就滿田是水,這種天氣多了,就沒什麼收成。當地農民靠種菜為生,移民手中的「好地」是種不了菜的。

漁業移民多想打工活家

 最後一批移民惠州的巫峽人,家中主要勞力年紀在30歲以上的居多,大多數長期住在城郊,在三峽時或以漁業為生、或以生意賺錢,基本上沒從事農業的經驗,因此對他們來說,即使有土地,也要有個適應過程。接受記者採訪的移民中,有試圖通過營商謀生的,有力圖通過土地賺錢的,更多的是想靠打工養活家人,然而絕大多數最終都走進了死胡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