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4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國際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4-17] 聯國:亞太今年料增長6.4%

放大圖片

 【本報訊】綜合外電消息及路透社15日報道: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周五發表的調查報告稱,在區內貿易的帶動下,如無突如其來的衝擊,亞太區的經濟復甦今年將更強勁。但貧窮仍然是主要的挑戰,而中國經濟面臨過熱的危機。

安度沙士伊戰 去年增6.2%

 該份以20個國家及地區為對象的調查報告稱,去年,亞太區安然度過沙士爆發和伊拉克戰爭,錄得6.2%的強勁增長。

 報告預測,該區今年將有6.4%經濟增長,預料通脹率將維持近期的跌勢,消費物價今年將上漲3%,較去年的3.6%為低。但上述增長預測「建基於今年該區沒有新負面衝擊的假設」。

區內貿易與本土需求驅動

 報告又稱:「亞太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較全球經濟更快,該區愈來愈不倚賴世界其他國家,因而能承受外來衝擊。」

 「增長愈來愈自主,主要是區內本身具有力量的結果,例如區內貿易和強勁的本土需求,但運往世界其他國家的出口在維持整體增長勢頭上仍繼續擔當重要的角色。」

中國三年增長近四分之一

 ESCAP調查報告稱,中國的顯著表現是整個亞太區增長勢頭的關鍵,在截至2003年底的3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了近4分之1。「目前,中國是全球第四大貿易國,因而有助刺激地區的產量增長。」

 但該份報告警告,各國政府要對全球經濟現時的危機保持警覺,尤其是龐大的經常賬目差額,並採取措施保護其經濟免受金融市場和匯率波動的衝擊。

 ESCAP執行秘書金哈蘇警告,潛在的危機是中國經濟過熱,中國儼如區內的發電廠,假如其迅速增長刺激通脹,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破壞。「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仍然較2003年為快,假如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至7%水平以下,肯定會對亞太區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金哈蘇稱,沙士或禽流感再次爆發可能會損害亞太區經濟。聯合國官員稱,新恐襲亦可能是問題,主要影響旅遊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