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4] 零售業未因個人遊大賺放大圖片
開設時裝店的林太稱,雖然擺脫通縮,但他們並不敢加價。
【本報訊】(記者 梁永欣)旅遊發展局主席周梁淑怡昨日在一個視聽博覽上指出,內地個人遊旅客去年在港消費750億元,當中購物消費佔315億元。但港九電器商聯會主席李子良則稱,去年7月中開始,商舖業主均以「個人遊」實施後營業額大增為由大幅加租,本身亦是百老匯攝影器材有限公司董事的李子良也慨嘆以後要替業主打工。
去年沙士之後百業蕭條,零售店舖門可羅雀。但李子良透露,沙士過後業主便立刻加租。「加3成的已是『有良』業主,百老匯加幅最高的商舖達5、6成。」租金加幅最高的店舖是旺角及銅鑼灣分店。他無奈地說:「許多分店剛好在去年7月與業主續約,業主們都說:『自由行喎、多人幫襯喎』,但其實人都未到。」
雖然較沙士前同期的盈利有增長,但個人遊經過一年的推行,消費也已呈飽和跡象。「就好像第一、二次去日本旅行,會買好多洁A之後再去會買少,因為要買的已經買晒。」就以百老匯為例,去年年底前個人遊客平均消費是每人2千元,但至今年5月,已跌至1千元。「記得去年內地的顧客都會買2、3件貨離開,但現在都只買1件或瀏覽而已。」
李子良還認為,個人遊使內地客可自行到處格價,售貨員推銷產品也較從前困難。最受個人遊客歡迎都是輕便的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MP3及手機,即使電視機等大型電器推出新產品卻無用武之地,因為無法帶回內地。
他又稱,從事零售業多年,覺得遊客消費會有潮流。「從前內地人會到香港買珠寶金飾、化菻~,現時則為貼近潮流,狂掃高科技電子產品。預計下一步是飲食。雖然本地以廣東食物最著名,但香港始終挾國際美食的優勢,『美食天堂』地位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