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30] 勁蝕50強 沃達豐日虧3.2億稱冠放大圖片
《財富》雜誌每年發表的全球500大企業排名例必成為財經界熱門話題,「全球虧損50強」同樣惹人注目。英國流動電訊商沃達豐(Vodafone)本屆以勁蝕近千二億港元「榮」登榜首,堪稱「虧損之王」,反映幾年前電訊業的非理性天價收購後遺症至今猶在。03年亞洲區爆發的沙士疫症與伊拉克戰事等外圍不穩因素,對航空業的衝擊從未停止,5家登榜的航企共計虧損金額超過520億港元。至於500強排名一年內急挫106位的日本三菱汽車,則因涉嫌長期隱瞞產品質量問題致使名聲一落千丈,高級管理層成批被炒被捕,而三菱汽車的名字則成為現代企業管治差劣的典範。
撇帳未完 虧損持續 統帥引退釀「大地震」
自2000年科技潮泡沫爆破以後,電訊媒體科技類企業便一直「雄踞」虧損榜的榜首。媒體巨擘美國在線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02年以錄得驚天的1千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虧損,去屆「榮登」《財富》虧損企業排行榜首位。時代華納唯有跟美國在線分家以後,才得以扭虧為盈,04年度的500強中排名83。英國流動電訊商沃達豐03年以虧損152.7億美元(約1,191億港元)之鉅,取代時代華納高踞新一屆榜首,虧損金額雖遠不及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高,但規模遠較排名第二的PEMEX高出四倍,稱之曰「虧損之王」可謂當之無愧。
撇天價商譽延緩扭虧
沃達豐在世界各地的業務表現迴異,03年意大利及英國增長,德日兩國則倒退,集團整體虧損顯然正在收窄。由02年虧損161.5億英鎊,減少至04年虧損90億英鎊。集團去年稅前利潤雖然增至100億英鎊,但由於商譽攤銷仍高達152億英鎊(約2,181億港元),致使無法實現扭虧。再者,沃達豐今年年初競投美國AT&T Wireless失敗,嚴重窒礙了傳統的地域擴張策略。
購AT&T失敗擴張受阻
沃達豐虧損雖然嚴重,但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不與企業業績掛鉤,兼且繼續收取天價薪酬的做法,惹起市場普遍不滿,前任行政總裁Chris Gent在一片喝倒釆聲中黯然退休。沃達豐的資料顯示,重組以及收購活動涉及的龐大開支,是集團短期內無法扭虧的關鍵;不過,前任行政總裁Chris Gent在去年7月退休前夕,年薪仍高逾千二萬美元(約9,500萬港元),是歐洲企業中年薪第二高的CEO。
高層照支高薪惹反感
Chris Gent退休引發沃達豐「高層大地震」:兼掌南歐、中東與南非地域業務的行政總裁Vittorio Colao、以及日本子公司的行政總裁Darryl Green先後在今年6月呈辭。接替Chris Gent的阿倫.薩林(Arun Sarin)痛定思痛,把原來側重地域併購的發展策略,改為集中強化對各地子公司的控股權。沃達豐的投資者深切期望,年內集團如再無重大開支,希望來年可以在《財富》的虧損企業榜上除名。
三菱汽車頻臨倒閉
三菱汽車在虧損榜上不算起眼,僅排名16,03年虧損金額19億美元(約150億港元)。不過,三菱汽車在500強中的排名一年內急挫106位,最新排名224,聲名狼藉的程度令人咋舌,因為三菱汽車的倒閉危機較虧損問題來得嚴重。隨著三菱汽車訂單不斷萎縮,業界人士對於三菱汽車能否維持下屆上榜500強皆抱懷疑態度。
日本單月僅售4885車
三菱汽車自1977年起一直隱瞞旗下車輛的質量問題,及至2000年涉及問題車輛累計達81萬輛。情況到了2001更形惡化,年內須召回的車輛即高達76萬輛。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駕車者,對三菱品牌的汽車都已徹底失去信心。日本汽車經紀協會表示,今年5月三菱在日本本土的汽車銷售量,創下了集團自1970年創立以來的最低水平;而6月份整個日本更只售出4,885輛,按年銳減64%。據估計,三菱汽車04年及05年度將因銷售量急降而額外虧損300億日圓(約21億港元)。
三菱汽車6月底宣布委任新社長,希望為集團來個徹底革新。不過,三菱汽車的重要國際策略夥伴德國佳士拿汽車(Daimler-Chrysler),寧願由第二大股東退居第三位,亦堅拒參與三菱汽車的注資重組計劃。佳士拿並且解除了與三菱汽車之間的技術合作關係,令三菱的國際形象名譽掃地。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不久即下調三菱汽車評級至「CCC﹢」。
視內地市場為救命圈
三菱汽車最終得靠三菱集團及三菱重工、另外又邀請美資的摩根大通與鳳凰資本(Phoenix Capital),合共增資近5千億日圓(約351億港元)以展開大型重組計劃,結果中國汽車市場成為了三菱汽車翻身的救命圈。三菱汽車的重組計劃側重於中國業務的大幅擴張,除了打算透過持有15%股權的中華汽車,間接持股東南汽車權益外,亦考慮把湖南長豐汽車的持股量由目前的兩成增至五成。
沙士伊戰 油價攀升 五航企共蝕521億
虧損50強中共有5家航空公司登榜,03年合計蝕掉66.8億美元(約521億港元)。
自2001年發生美國「911」事件後,恐怖襲擊的陰影令全球民航業久久不能翻身。正當同行寄望03年全面步入復甦之際,亞洲區爆發的一場沙士疫潮、加上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的一場戰事,令客運需求再度急跌。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因入不敷支天天虧損被逼申請破產,有的則透過同業合併以求生存。至於油價過去一年持續攀升,在04年則大有吞噬掉大部分航空企業利潤之勢。
燃油成本高吞噬利潤
全球航空業過去3年累計虧損高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民航業界原指望03年可以一洗頹風,但沙士與伊拉克戰事殘酷地破滅了復甦美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民航界03年總計虧損約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以德國漢莎航空集團(Lufthansa Group)為例,集團去年第二季共虧損了3,400萬歐元(約3.2億港元),結果不得不把每周的香港航班由原來的13班縮減至只有1班。
500強中的7家航空企業中,共有5家錄得虧損;當中3家美資航空企業合計虧損金額接近48億美元(約374億港元)。虧損至巨的航空企業美國聯合航空集團(UAL),全年虧損28億美元(約218億港元),相當於緊接排名的美國航空集團(AMR)、漢莎航空及日本航空集團(Japan Airlines System)三者虧損的總和。
美航改善歐航釀整合
毋庸置疑,美國民航業經營環境正在改善。以3家登榜的虧損航空企業為例,在扣除了重組涉及的重大特殊開支後,三者虧損同告減少。歐洲民航界則蘊釀新一輪整合,500強中唯一賺錢的兩家航空集團--法國航空與英國航空,在收購荷蘭皇家航空(KLM)的爭奪戰中,最終以法航勝出。業界估計,航空企業無論盈虧,都會爭取每一個併購機會提升行內競爭力。
亞洲區民航業復甦最為顯著,並且催生了廉價航空如雨後春荀般在區內蓬勃發展。國際航協對04年前景抱持樂觀態度,相信航空業已全面擺脫了沙士及伊拉克戰事的影響,而亞洲區國際航線表現估計更會大幅反彈。
油價不回落賺錢無望
最叫航空業界泄氣的,是油價持續高企拉高燃油成本,令經營百上加斤。國際航協承認,因油價高企的關係,協會原來預期全球航空業今年可望錄得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盈利,看來將會「見財化水」。協會主席比希尼亞尼(Giovanni Bisignani)曾表示,只要原油價格超過每桶33美元,航空業便要虧損,因此,他相信航空公司今年尚未能夠嘗到盈利的甜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