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9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熱點追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16] 亞洲三大賺錢銀行大解構

放大圖片

 香港及內地去年縱使經歷沙士疫症打擊及低息環境挑戰,但金融業仍穩座亞洲區一哥地位。《金融亞洲》(Finance Asia)2003年度「亞洲200大銀行」系列中,以香港為基地的匯豐銀行再度「?莊」,以全年盈利37.88億美元蟬聯區內最賺錢銀行。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及恆生銀行則分列二、三名。三銀行登上最賺錢銀行行列,全賴能突破低息困局, 事實上,區內銀行業如何克服低息及利息收入下跌的影響,今後仍是一大挑戰。

 匯豐是次以較排名第二的國家開發銀行多賺多近22億美元的壓倒性姿態,蟬聯區內最賺錢銀行,賺錢能力毋庸置疑,但其實亦深受利息收入下跌影響,全年盈利倒退0.3%。

匯豐膺亞洲賺錢NO.1

 匯豐在03年度的年報中承認,03年環球利率一直偏低,加上香港按揭貸款需求呆滯,集團淨利息收益持續受壓。匯豐解釋,由於貸存息差收窄,香港業務的淨利息收益較02年度萎縮了近7%,一年少收12.74億港元。幸而區內某些地區如新西蘭淨利息收入增加;新加坡、澳洲等國的按揭業務增長,彌補了香港業務的困難。

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

 匯豐銀行積極開拓非利息業務收益,諸如在香港大力推銷單位信託基金及保本基金等零售投資產品。低息環境令資金持續流進證券市場,港股下半年交投尤其暢旺,致使匯豐的零售證券及證券經紀業務收益相應增加。

  2003年息率偏低但相對穩定的特性,令匯豐的債券交易業務異常活躍,僅上半年的收入即超過了2002年全年表現。另外,匯豐年內亦趁美元疲弱而波動之勢,主攻外匯市場。

借沙士拓展保險業務

 2003年上半年爆發沙士疫潮,雖然一度對亞洲區經濟構成打擊,但銀行業反而更加主動拓展區內的保險業務。匯豐即成功收購了新加坡匯豐保險(前稱Keppel Insurance),結果保險收益多收逾億元。而匯豐在區內的個人壽險市佔率,亦由2002年的13.9%,增加至2003年的18.6%。

恆生非息收入逾三成

 被《金融亞洲》喻為2003年區內賺錢銀行「季軍」的恆生銀行,年度排名跳升一級。恆生區內表現突出,與集團的非利息收入比重大幅增加不無關係。根據恆生年報資料,非利息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在2003年首度超過了三分之一。

 恆生承認,信貸需求疲弱與息差收窄乃2003年香港銀行業的主要挑戰,恆生年內淨利息收入便下降了5.8%。因此,恆生力拓其他非利息收入業務,其中,零售投資與保險業務收入年內便大幅增長38.7%,至超過25億港元。

 不過,區內並非所有銀行皆為低息環境所苦惱。內地專為協助基礎建設項目融資、支持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反而視低息為擴充貸款業務的契機。2003年僅貸款利息收入即達到56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約15%。

國開行乘機擴充貸款

 國開行2003年錄得接近16億美元的盈利,按年增長超過一成,被《金融亞洲》再一次評為亞洲最賺錢銀行的「榜眼」。國開行透過不斷擴充貸款業務,維持利息收入增長。國開行2003年貸款資產佔總資產比重達到89%,貸款總額增至11,400億元人民幣。國開行解釋,集團相對穩定的淨息差紓緩了減息對利息收入的影響;加上國開行趁機贖回較高利率債券,然後發行較低成本的債券以降低籌資平均利率,亦有助業績持續改善。

港中銀躋身賺錢五強

 匯豐銀行名列賺錢銀行榜首,恆生銀行同樣為港爭光。另一方面,中銀香港在2003年度亦多賺了1.68億美元,至10.45億美元,年度排名跳升兩級至第5位,對排名第4位的韓國Woori Bank可謂虎視眈眈。至於年賺2.57億美元的星展銀行(香港),排名更跳升10級,至第29位。

星展香港十級跳

 不過,包括東亞銀行在內的13家上榜香港銀行,部分排名呈現倒退。當中排名跌幅較顯著者,分別有港基國際、浙江第一、廖創興、集友、工銀亞洲及中信嘉華。同樣以全年盈利1,700萬美元分別排名第149及150位的港基國際及浙江第一,名次分別下跌了44及41級。

 內地銀行方面,中銀集團原來過去一年盈利大幅減少近5億美元,萎縮至只有8.29億美元。中銀集團的排名因而由2002年度的第3位,滑落至第7位。

建行跌出100位

 其他內地國有商業銀行的表現亦各有不同。農業銀行以3.49億美元盈利,排名由第41位,勁升至第17位;反觀建設銀行年內盈利則銳減4.7億美元,排名因而急挫96級,由第12位暴跌至第108位,名次跌出一百以外。

交行盈利跌93%

 至於交通銀行,則因為年內盈利大跌逾93%,至只有900萬美元的關係,最新排名只有第167位。

 附帶一提的是,去年由於有一家印度銀行未有盈虧資料,加上在扣除日本及澳洲的銀行名單後,最終登榜的區內銀行實際只有154家。據此,最新排名第154位以後的銀行,並不適合跟2002年度排名進行比較。

國銀資產年增萬六億

 每年發表的「亞洲200大銀行」系列,除以盈利排名次之外,還以銀行的資產規模為基礎,順序排列出區內200家日本及澳洲以外的銀行名次。據有關資產規模的統計結果顯示,內地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繼續盤踞區內首四大銀行位置。四大國銀合計資產值達到18,910億美元的規模,較去年激增2,070億美元(折算約16,146億港元),增幅約12.2%。

工行值五萬億再奪冠

 其中,工商銀行的總資產在過去一年共增加了658.7億美元,至6,378.2億美元的規模,相當於5萬億港元,以資產增幅11.5%再度蟬聯區內最大銀行。緊接工商銀行依次排名的國銀分別為中銀集團、建設銀行及農業銀行。

 亞洲區首六大銀行排名維持不變,匯豐銀行穩據第5位。匯豐以坐擁總值2,767.92億美元的資產(折算約21,589億港元),繼續穩坐區內第五大銀行排名。一年間資產值膨脹372.79億美元,增幅15.5%。

恆生銀行,資產排名亦告上升一級,至第18位,總資產值增加了近40億美元,至647.89億美元(折算超過5,000億港元)。然而,東亞銀行年內總資產值雖然增長約7.6%,至255.66億美元,但東亞的資產排名最終下跌了4級,至第48位。

交行晉身第九大銀行

 交通銀行突破了1,000億美元的資產水平,以總額1,148.33億美元,年內跳升兩級,至區內排名第九大銀行。至於深圳發展銀行的資產規模更是「突飛猛進」,年內總資產值膨脹接近四倍,至233億美元;排名得以由去年度的第124位,急升75級,至第49位。

惠譽憂內地放貸過度

 為「亞洲200大銀行」系列提供數據的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金融機構部董事總經理David Marshall表示,中國大陸的銀行信貸表現在區內至為突出,但正因為內地的信貸增長過快過猛,才出現後來的宏觀調控措施。而放貸過度導致內地銀行資本充足比率普遍偏低的風險,令他感到憂慮。

 《金融亞洲》列出了近年亞洲區內部分國家地區的不良貸款比率水平,惟內地相關數據則欠奉。

港不良貸款區內次低

 統計結果顯示,香港、韓國、新加坡及台灣的歷年不良貸款比率相對較低。自1999年至2003年的五年間,香港的有關比率由1999年的7%,逐年下降至2003年的2.7%,在諸亞洲國家地區中,2003年排名僅次於比率最低的韓國。

 David Marshall認為,由於外圍經濟環境持續轉好,2003年亞洲區銀行的盈利普遍得到改善。香港及新加坡的金融業在2003年上半年略為受到沙士疫症的打擊,但由於息率持續偏低有利發展信貸業務,港星兩地銀行業在下半年已快速復甦。

 再者,由於港星銀行業的資本充足比率普遍較高,只要資本充足比率稍為調低,港星兩地銀行業的信貸活動肯定會更加進取。

 他又預期,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的銀行信貸業務在2004年將會隨著通縮期結束而暢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