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0-13] 港生解難能力遜英童

放大圖片

 盧賢巨指香港教育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本報訊】(記者 郭嘉曦)在兩次「世界數學測試」中,香港學生的數學能力雖然有明顯的進步,不過其解難能力就遠較英國學童遜色。專家表示,香港學童推理能力不足,或與本地的「填鴨式」教育規範了學生思考有關。

 本港160間中小學,共1,638名學生於今年4月及6月分別參與了兩次「世界數學測試」,測試分為數學能力及解難能力兩部分的評核。結果發現,本港學生的數學能力較解難能力出色,數學能力的合格率有上升的趨勢,由4月份的68.3%上升至6月份的74.4%,與英國學童表現相若。

港生贏數學輸解難能力

 不過,在解難能力方面,香港學生就遠較英國學童遜色,在後者取得84%佳績的同時,香港學生只有59.4%,兩者差距達24.6%。而且,本港學生的解難成績更由4月份的59.4%稍微下調至6月份的58%。在整體成績上,香港學生獲得優等評級的比率,亦遠較英國學童為低(見表)。

規範式教育影響思維

 香港教育學院院長協作與教學實踐發展中心講師盧賢巨相信,這個結果與本港規範式的教育模式有關。他解釋,香港的考試往往設下特定答案,如果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即屬錯誤,結果令學生學習時著重背誦,剝奪其思維能力,例如「一加一等於二」這條簡單的數學題,學生亦可能只是靠背誦得出答案,對數學背後存在的理念,往往全無認識。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張志鴻校長亦批評,本港課程一直欠缺解難能力的訓練。他舉例,曾有中史老師因為學生答案並非標準答案,而判斷學生答錯,可見本港教師與學生常常受到標準答案所規限。他指出,學校其實可透過專題研習,讓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因為由搜集資料到篩選素材,至編寫報告,皆需要利用綜合、分析等能力。

訓練多方向思考問題

 盧賢巨則認為,老師應該多誘導學生,從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他並笑言,在「殺校」陰影下,為證明學校的質素,學校或會致力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望解決「填鴨式」教育的問題。皇仁書院的中一學生陳雋熙曾經先後2次參加該項測試,並分別獲得優等及良好的成績。他認為該測試極具挑戰性,比一般考試有趣,相信一般人都可應付,並希望可參加更多類此的測試。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