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網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13] 歸隱菁山 以窯洞為廬

放大圖片

 蔣介石夫婦視察台灣部隊。(資料圖片)

——閻錫山在台灣的最後日子

.黃 愚.

 「行政院」改組,引起了國民黨各方人士的不滿。一天,閻錫山剛剛吃過晚飯,正在院子裡散步,一幫四川籍的「立法委員」闖進了閻的官邸,他們氣憤地質問閻錫山:「這次『政府』改組,為什麼四川這麼一個大省,竟無一人『入閣』?」

 這一問,倒把閻錫山問住了。因為他名為「行政院長」,但改組人事他卻不能做主。這次改組,他圈子裡的人也「改」掉不少,但這怎麼好與人明說呢?閻錫山一肚子苦水無處倒,自己沒有落到好,反而當了老蔣的替罪羊,處處遭人埋怨。

辭去「行政院長」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一腳踢開李宗仁,在台北正式復職。「登基」儀式完畢,閻錫山便向蔣介石提出了辭去「行政院長」的請求。

 閻錫山提出辭呈,蔣介石心裡很高興,但嘴裡仍假意挽留一番。第二天,蔣介石親自來到「行政院」閻錫山的辦公室,與閻長談,安撫閻錫山。3月6日,國民黨中央常委召開由蔣介石主持的臨時會議。會議批准了閻錫山的辭呈報告,決定由陳誠繼任「行政院長」。

關在家中著書立說

 閻錫山打了一輩子的仗,到了老年,才似乎悟到什麼。離職前,「行政院」召開了一個小型茶話會,為閻辭行。會後,有人將《莊子.篋》裡的兩句話「絕聖棄智,大盜乃止」送給閻,閻意味深長地說:「無珠寶而爭珠寶,不是不爭,是無所爭;有珠寶而不爭,是自己心上無珠寶,才足為奇。人不污辱你,不和人爭,不是不爭,是無爭;人污辱你,你不和人爭,才是不爭。」閻錫山的這番話,表明了自己決心與世無爭的心態。

 卸去「行政院長」後,第二天閻錫山就將家搬到了台北地處偏僻的麗水街。搬到新家的當天,他就開始寫《人應當怎樣》。在這篇文章裡,他表述了自己離任後對時勢的悲觀,同時也對未來充滿幻想。

 從此,閻錫山深居簡出,將自己關在家裡著書立說。半年後,閻錫山又由麗水街搬往台北市郊的陽明山邊的菁山居住。菁山原是日本佔領台灣期間興建未成的農場。這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平時進城,要步行30分鐘,才能到達公路。附近沒有村落,也沒有電燈、電話、自來水。小道兩旁,雜草沒膝,人到時,野兔四處逃竄。

窯洞命名「種能」

 閻錫山來到這裡之後,讓人略加開墾,修建了一座草廬。

 台北地處台灣北部盆地,每年夏季酷熱難耐,且颱風頻頻光臨。草廬抵擋不住炎熱和颱風,他便想起了山西老家的窯洞。窯洞冬能禦寒,夏能防暑,又不怕颱風侵襲,何不在這裡也建一座窯洞呢?他找來當地的一些老農詢問:「為什麼台灣沒有窯洞?」那些老農回答說:「這裡土地潮濕,不適挖洞。窯洞空氣不流通,再說台灣經常鬧地震,挖了洞恐怕也受不了震動。」

 閻錫山認為,窯洞的這三個缺點,都有辦法解決:窯洞四周糊上水泥,就可以防止潮濕;將窯洞前後各開一扇窗,就可以解決空氣流通問題;至於地震,窯洞與樓房一樣,樓房設計能防震,窯洞設計得好,也一樣能防震。

 於是,閻錫山便讓人建了一座窯洞。窯洞建成後,他以自己的所謂種能宇宙觀,將窯洞命名為「種能洞」。後來,他又向附近的台灣金銅礦務局租了一大片地,建成了一座「種能農場」。閻錫山在農場裡種植了許多柑橘和松樹。寫作累了,他就在這裡鋤草種地,打發時光。(中) (原載《大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網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