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8] 總結經驗 查找不足

■蔣麗芸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這一屆政府應切切實實在未來兩年半的時間做出一些實在的事,而避免一些遙遠及空泛的目標,建立好與市民親密的關係。爭取計劃成功,就必須大膽,但不能脫離現實,目標不應訂得太低,但目標必須務實及清晰,政府所要做的才可以實現。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澳門接見香港特區政府治港班子時,特別提出希望香港能將過去七年的歷程「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胡主席的講話,說白了,就是希望特區政府「反省和檢討」這幾年政府在施政工作上出的問題,到底錯在哪裡?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呢?如果政府還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則整個香港會面臨很大的危機,因此,全面的檢討是勢在必行的。政府可以從多方面著手去作深層的思考。

爭取市民的支持

 任何牽涉到民生的政策改動,都是市民最「著緊」的,任何影響市民本身利益的事都是市民「最怕」的。政府要獲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須減低以至消除市民的疑慮,才能成功推進有關工作。

 領匯事件是一個好例子。領匯上市應該是一件好事,既可以減輕房委會的財政負擔,增加收入,又可以多建公屋,通過大眾股民的監管,商場的管理水平亦可以提升;這是好事同時也是牽涉千家萬戶的大事,但整個過程只有房委會一小撮人參與;政府部門管不著,立法會議員使不上勁,上百萬的公屋居民說不上話;沒有大眾參與的事就得不到大眾的支持,最錯誤的是房委會本身沒有預見,沒對這件事的好處做足宣傳及協調工作,到問題出現了才急急忙忙的找來單仲偕去解說。因此,政府應該反省到將來任何重大事情不論公營或私營,只要牽涉民生的事,政府都應該參與部署,政府起碼要做好「協調」及「公關」角色,盡可能減低市民的疑慮,才能達到市民支持的目標。

分析局面的究因

 對於目前情況的形成,需要分析引致的原因,要明白問題所在,才有解決方案。過去的事已經過去,未來的事還未來臨,政府亦要學習知所取捨,才能避免由主動變為被動的「悲情」局面。更要記著一個很簡單的管治理論,就是「許多市民建議要做的事,政府未必一定要做到,但許多市民反對的事,政府則萬萬不能做」,直到醞釀及協調到一個差不多的平衡點才宜慢慢推行。

 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經驗,根本在反對情緒到了一個沸點,政府就應該主動將法案押後,然後再通過與各黨派協商並在市民情緒平伏後才可重提,但現在政府好像完全停止了推進就不應該。訂立國家安全法是對的,因此工作還得慢慢推進,總會達到目的。又如現階段西九龍事件,當前已呈現出很多不滿的聲音和問題,此時政府應該對西九龍事件重新審定。雖然在發展商投標後,才發出諮詢,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但因這是九六年港英政府定下來的事,在大局還未完全確定的情況下,政府還來得及重新考慮制訂整盤計劃。

建立政府威信

 假如政府想阻止某些事件的發生,就必須消除這些事件的後果回報。這個原則可以讓政府掌握事情的能力大增。

 就領匯事件來說,相信不止政府擔心,廣大市民同樣感到憂慮。如果將來有些市民動不動都以司法程序來干擾政府的行動,那政府的威信就蕩然無存,雖然不至於如同無政府狀態,但一個弱勢政府又如何能獲取外來投資者的信心?如何能繼續推動經濟發展呢?如果想消除這些情況,現階段政府必須樹立好「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在推進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做好「協調」工作。協調並不是各方面交換條件,而是要互相了解雙方的立場,經過充分的溝通及諒解,才能達致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政府才能建立起應有的威信。

制定全盤計劃

 香港公務員是一支很好的施政執行隊伍,但往往只注重於事件中的執行程序,而忽略處理好其它人性因素。一個好的計劃,成敗關鍵在於全盤策略的佈置,而策劃的過程是需要深思熟慮,要從不同角度去推敲才能洞悉及掌握其結果。

 董特首應正視一下香港市民希望政府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包括:離任前應想方設法把失業率從7.6%減低三分之一到5%以下,可以加強各區勞工處的責任,成立分區招聘配對工作;要推進新興工業定位,包括中藥檢定及出口世界中心,加強與歐盟及美國的醫藥檢查中心合作;落實河套區的用途,落實12年免費教育,加強盜版行為的法例及執法,落實老人移居內地政策、檢討移民政策,擬訂孕婦來港產子規定,法律援助規例撿討,加強政府部門諮詢委員會職能,及重新檢討公務員的體制等等;政府應按緩急制訂未來兩年半的工作計劃表,正視市民所希望解決的事項,做一個真正「以民為本」的政府。(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