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9] 在改善經濟民生方面「查找不足」

■廖子明 前特區上訴庭法官 中國法學會理事

 胡錦濤主席忠告特區施政者有需要「查找不足」。

 當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姬鵬飛主任委員於1990年3月28日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基本法》草案時,「姬老」談到「恢復行使主權」同時要「保持香港的穩定、繁榮」與在《基本法》下體現國家主權」,「維護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也是非常必要的」。」順理成章,國家主權顯然是要以「穩定」為首,「繁榮」為次,但是當《基本法》序言將「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與「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注意:「繁榮」先於「穩定」)並論時,在「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中「穩定」肯定是其中一個要素,所以從一個香港法律界人士的眼光循邏輯來分析:社會漸進入稍為「穩定」階段後,應該盡快讓「繁榮」領先。

 澳門回歸早期,何厚鏵特首原來的策略是以「穩定」為首,「繁榮」為次,他認為:「鞏固我們的基礎,步向平穩,健康發展」是施政良策,其後民憤民怨上升,他便從速加快推進各樣使澳門「繁榮」有效的措施,例如製造六千新崗位,收緊外勞進口量,減入息稅、商業稅、酒樓旅遊稅,增加對貧困人士及學生支援等等,何特首把「繁榮」放在「穩定」之前而獲取澳門今天有目共睹的成果。

 香港怨聲載道已有持久性的歷史,立即推動「繁榮」是很困難。在香港特區相信是先要稍為平息社會的普遍不滿,當負面聲音降到可以有勇氣地抬起「繁榮」時,香港特區政府還需從大財團身上有限度地、恰當地索取資源來落實與澳門類似的措施,從始至終,香港特區政府應著眼於拉近貧富懸殊,使社會各階層都有機會投入新採取的對「繁榮」有效的措施。

 這個整盤策略應盡早由行政會議、立法會議員以「和衷共濟」的心態全情策劃,徹底地諮詢經濟學者、社會學者是在所難免的,成立一個有這樣功能的委員會是應享有優先權,凌駕於其他特別刻意探測特區施政缺點的其他高姿態立法會及委員會。

 在這方面,香港簡直不可以再延誤了,這樣的一個委員會可以直接或簡接地盡情發揮香港政壇上應負的「查找不足」的任務,這一個希望會爭拗小、做事多、收益大,擁有共同目標的委員會亦可供各黨派議員一個誠摯正面商討港事的好機會,為香港特區「繁榮」作出貢獻是各議員在所不辭的,有這樣功能的一個委員會才真的是為港人造福。

 澳門何特首及早明智地放「繁榮」於「穩定」之上是值得我們香港借鑒的,況且推動這一個政策,尤其是經過細心研討,絕對沒有負面影響而有利於找得一個對香港特區前途極有利的方案。

 就算特區政府不成立這樣的委員會,香港非政府民間機構也不應忽視這一個有意義的概念。 (本欄隔周周三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