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31] 高中教改的補償教育議題

——從形式到實質教育機會

■曾榮光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在這次高中課改的議論中,特別是圍繞著通識教育,亦湧現一類「通識教育危險」論、「精英主義」論、及「建制規訓」論。對這些議論的剖析與批判,就引領出普及高中的第三個政策議題—補償教育。

盡量消除學校教育的階級偏向

 首先,「危險」論者引用英國已故著名教育社會學者Basil Bernstein的理論,指出一種較開放、沒有牢固課程範圍、沒有嚴格教與學規限的課程(Bernstein稱之為「隱性教學法」invisible pedagogy),是隱含著強烈的階級偏向,對中上階級子女有利。因此,提出警告:「以『通識教育』為典型範例的教改,很可能在貧富差距日增、貧窮兒童數目漸多的今天,進一步擴大而非拉近了這個趨勢。」但必須指出「危險」論者只說出了事實的一半,另一半則是不少教育社會學研究均證實的,即使是傳統的、固定課程範圍、標準化的考試(即所謂Bernstein所謂的「顯現教學法」visible pedagogy),中上階層的子弟又何嘗不是佔有顯著的優勢呢?簡而言之,實證研究證實,學業成就與高階層家庭背景是存在顯著的正向關係,無論在顯見或隱性教學法的課程範式下。因此問題就不應因為通識教育的隱性教學法的階級偏向而簡單約化地否定通識教育以至高中課改;而是應該針對整體學校教育的階級偏向,在教育政策層面上力求減低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上文所提出的追求「更大的均等教育機會」,並指出高中教改的核心議題是:協助不同社經文化背景的高中生,把「形式上的高中教育機會」落實為「實質性的高中教育機會」;而盡量消除學校教育的階級偏向,正是其中一個重要政策議題。而其中主要的政策措施,就是在教育及教學上,給予那些在文化上失利culturally deprived的學生各種的協助及「補償」,這就正是補償教育議題在是次高中教改及課改的重要性。

通識教育不是精英階層專利品

 其次,有論者指出「通識教育嚴格來說其實是精英教育」,更引述朱光潛對「通識教育」的理解,即一種「寬大自由教育……其特色以博學為基,守義為的。」從這個視角去理解通識教育,我們的取態就更不應躲避通識教育,相反,更應把這種「精英教育」普及到全體未來特區的公民中去。回顧過去百多年普及教育的發展,曾幾何時,識字、識算亦只是精英士紳、貴族階級的專利,普及教育就是要打破知識的壟斷。因此「寬大自由教育」就更不應是精英階層的專利品,而理應普及至每一個未來的公民。

通識教育的普及才是目的

 最後,亦有論者用後現代主義的虛無語調,提出「批判已死」,通識教育只屬「對現建制及其規訓的重新一輪肯定,讓新一代不會『脫軌』吧。」首先,我會同意現代學校教育的確具有為建制作規訓越軌與異見的功能,但這亦只說出了事實的一半;不少教育學者則指出,另一半的事實則是:教育是一兩刃劍,它亦可是啟蒙與釋放心智的工具,並把被壓迫者從壓迫者的文化霸權解放出來。事實上若我們追溯到通識教育其中一個主要的歷史源頭—啟蒙運動,並考察其在科學、藝術與社會政治上的成就(當然也有缺失,即Horkheimer與Adorno所說的啟蒙辯證),我們就更會明白,通識教育的普及才是普及教育政策的核心與最重要的實質價值與目的。

「補償」落後及弱勢的學生

 Bernstein曾經警告:「教育並不能補償社會」。因此,普及高中教育,特別是普及通識教育是極具意義,但又極其艱巨的工作。其中它隱含的階級偏向或精英/非普及性,就更是我們必須加倍留意的。亦因此如何在教育政策及教學措施上,「補償」落後及弱勢的學生,使他們能享用到實質的高中教育機會均等,就是香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挑戰。(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