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3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港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3-15] 教院內地生嘆港師不易為

放大圖片

 曹艷艷(左)為理想遠道來港修讀教育學士; 張詠賢則放下工作修讀電影課程,他們同獲賽馬會獎學金。 (任智鵬 攝)

 本地教育年終無休、超時工作的景象,差點叫慕名往教育學院讀書,希望作育英才的內地學生曹艷艷退而卻步。不過抱著「能令學生成為有用的人,一切也是值得」的信念,她依然選擇堅持理想。

 獲得本年度賽馬會獎學金的曹艷艷來自廣東西部偏遠城市,2002年參加內地高考的她獲華南師範大學取錄,隨後更獲得賽馬會獎學金,到教院修讀語言英語教育學士,現時為一年級學生。因自幼受到當老師的舅父母影響,令她對教育滿有抱負。她說:「他們與學生的關係都很好,學生向他們招呼時,都見到當中的敬重。」

兩地理念教學法迥異

 在入讀了教院後,曹艷艷曾親身探訪過不同的小學,讓她感受到香港老師的付出。她表示:「我曾與校長傾談,老師的工作真的很忙,除教學外,更要不斷的進修及做行政工作,壓力比我以往當學生時所見的大很多。」不過,香港的教育狀況也同時叫她大開眼界,曹艷艷說:「這裡對學生的支援很好,有很多活動舉行,周圍也是電腦;教育理念及教學法也與內地的分別很大,我曾參加過一個戲劇教育工作坊,以布偶戲教導學生中文,是我從來未想過。」

 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士一年級的張詠賢是另一位獲獎的學生。1999年高考後他便投身電影業,當起剪接助理來。他稱:「可以參與電影製作,比起同年的朋友我曾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但幹得久我便漸漸明白,對電影我有太多東西並不認識,只是一隻井底蛙。」

 曾參與《細路祥》後期製作的張詠賢表示,該片導演陳果是對他影響最深的一個人。張詠賢說:「他教懂我拍電影並非一件簡單事,不是空有使用機器的技術。不肯定是否陳果導演,但工作時曾有人問我:『電影是甚麼?』令我明白到電影除技術、知識和理論外,也要自己作思考,是一門終身的學習。」正因如此,令張詠賢在前年放棄了工作,報讀演藝學院的電影文憑課程,去年更順利升讀學位,向理想邁進。

馬會今年資助27學生

 賽馬會獎學金昨舉行頒獎禮,17位本地及10位內地得獎學生可各獲接近29萬元的資助,作為支付3年大學課程的學費、學習支出和生活開支。至今為止,曾獲獎學金的學生人數已達至161位,包括111名本地生及50名位內地生。 本報記者 任智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