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4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讀書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4-18] 鄭耀棠 讀外交 知己知彼

放大圖片

文:麥 琛

 「國際之間遇有複雜問題,也可以本著互諒互讓,透過談判來解決……我們香港內部的矛盾,也應該本著誠意來解決。」國家前外長錢其琛離任後,把在任時的經歷寫成《外交十記》。工聯會會長鄭耀棠閱讀了錢其琛以往在國際層次的交涉,再回顧今時今日的香港,得出如此感嘆。

 本年度香港電台公布的「十本好書」名單中,鄭耀棠向全港市民推薦的是《外交十記》。「他們(香港電台)要我推介一本書,我在想,如何找一本書,可以和香港社會串連起來呢?如果只是消閒書籍,沒甚麼意思。」他認為《外交十記》能達到這個要求。

 「錢其琛用『風高浪急,波濤暗湧』來形容中英談判過程。」《外交十記》第十章,記述了港澳回歸前中國與外國商談恢復行使主權的情況。中英兩國歷時十年多的談判期間,錢其琛換過幾個對手,國際以及中國的政局亦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鄭耀棠認為,錢其琛出身外交官,用詞一定很「絕」,尤其這個「暗」字,很能反映當年局勢。

心思細密 顧全對方

 「中央領導人在中英談判期間,可謂『嘔心瀝血』。」鄭耀棠說,中央的難度在於,如何在不失尊嚴的大前提下,解決歷史遺留下的問題。一方面要維護主權,另一方面又要顧及英國人的面子,不會使之覺得羞恥。「西方國家曾經批評英國,何以把香港雙手奉送給『紅色中國』呢?所以英國人心裡,一定想從中國手上取回一些利益,不然就不能向國民作出交待──即使多年來英國已從香港獲益無數。」

 取回自己應得的,同時又要顧及對方感受,給對方鋪下台階。「如果不花點心思,運用一些技巧,是不會成功的。」

互讓互諒 香港正道

 鄭耀棠閱畢全書後的第一個感慨,是中央無比細密的心思,以及其成熟的國際關係觀。但要數與香港最相關的,就是中央在談判時所抱的態度。「談判的時候,如果總是不願妥協,要一方面全勝,另一方豈非就名譽掃地,要夾著尾巴走?」不失自己的原則,但也要讓對方有所得益,談判才能達至完美的「雙贏」。

 「引伸至香港,我們在(妥協)這方面是很缺乏的。國際之間遇有複雜問題,也可以本著互諒互讓,透過談判來解決……我們香港的內部的矛盾,也應該本著誠意來解決。」有道說,妥協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不失原則的妥協,是換取勝利的重要元素。這是鄭耀棠對港人,特別是從政者的忠告。「港人必須在利益紛爭的境況下,取得共通點。所有問題都可以透過談判解決,無需借助武力或激進的手法。」

 「比如說釋法問題,現在仍有人『死撐』,說不應該釋法。情況緊急,自己不拿出方案,又不讓別人釋法,大家豈不是僵著不能動?」鄭耀棠認為,解決問題要積極,不能只提出諸如修改基本法般「遠水不能救近火」的不切實際建議。中央在國際談判上「互讓互諒」的精神,才是正道。

錯估形勢 滿盤落索

 《外交十記》展現的談判態度,值得香港人借鏡。對鄭耀棠來說,書中提及的微細技巧,與他的親身經歷也有相通之處。錢其琛面對外國,經常遇見對手出爾反爾的情況。「因此我們必須知己知彼,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才能兩手對兩手。」

 他舉出從前勞資談判一個例子。某酒店欲結束一個部門,把該部門員工解僱。這本質上是遣散員工,但資方把之當作解僱處理,藉以減省給員工補償。「所謂談判,就是看見對方的部署後,要掌握實情,心中有數,才能運用策略,取得成功。」

 勞資糾紛當然不能和國際角力相提並論,但道理是相通的。「英國以為1989年後中國很快會垮台,才有之後彭定康的部署。」掌握不了實情,錯估形勢,滿盤皆落索。

治國如烹鮮

 鄭耀棠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最高層次的大政治家,當然讀不少政治、哲學書籍。記者問及除此以外的閱讀經歷,他說:「再說其他的話,就是烹飪書了。」鄭耀棠喜歡烹飪,所以把烹飪書列為「趣味書籍」。

 「食材來來去去都是豬牛羊,毫不新鮮,但烹調出來的食物卻是變化多端。」以牛肉為例,菜遠炒牛肉和免治牛肉就是兩個極端比較。

 鄭耀棠除了享受千變萬化的烹飪藝術,還以烹飪來減壓。「比如說切薑絲,要聚精會神,可以忘卻工作,鬆一鬆。」

 「像煮飯如此簡單的事,用的是新米還是舊米,添多少水,都必須要掌握『度數』。」每種米有不同特性,人也一樣。鄭耀棠說,《外交十記》提及中央面對英國(香港問題)和葡萄牙(澳門問題)時,談判手法就顯著不同。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而記者眼前這位政治家喜愛的「小鮮」,只限粵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