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9] 學者指政府承建大橋可減價放大圖片
劉健儀認為興建大橋對香港有好處。 (葉傲冬 攝)
【本報訊】(記者 葉傲冬)在一個討論「港珠澳大橋對珠三角的影響」的座談會上,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教授熊永達建議,大橋可由三地政府以投資方式興建,這樣可以減低收費,加強競爭力,亦可消除因流量不足而出現的問題。
熊永達指出,若港珠澳三地政府決定以「BOT(建造營運轉移)」方式興建及營運大橋,最終將會「搞唔掂」,因為在這樣的方式下,營運商可能面對流量不足的問題;但若營運商調高收費,競爭力便無可避免會被削弱。
合作調整收費 可達三贏
熊永達以現時西隧的收費推算,若以BOT方式建橋,重型貨車收費將可能高達550港元,而一般私家車的收費亦需要200多元。他認為,如果由三地政府斥資興建大橋,像西部通道一樣,收費便可以調低,甚至免費,而這樣最終的贏家卻是港珠澳三地。
不過,熊永達指出,即使用任何方式興建大橋,政府亦要面對空氣污染問題。由於三地的汽車廢氣排放標準均有不同,若內地車輛進入本港,將可能進一步造成污染,因此政府亦需要考慮有關問題。在解決辦法方面,熊永達說,可在邊境地區增設加油站,或要求內地車輛「清缸過境」。
大橋令港成泛珠中心點
出席同一場合的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劉健儀則強調,興建大橋可令香港成為泛珠三角地區的中心點,方便連接內地的城市,對本港的經濟有很大的好處。她認為,要建立完整的運輸網,屯門至機場的一段高速公路是十分重要,因為這是由珠海經香港至深圳的「必經之路」,故政府亦不可忽略。
昨日的座談會由香港總商會舉辦,主題是「港珠澳大橋對珠三角的影響」。出席嘉賓尚有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恩萊特、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講座教授葉嘉安、合和公路基建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梁國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