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4] 馬六甲海峽海盜 陰魂不散放大圖片
■大油輪行走馬六甲海峽遇上輕快海盜,很難走避。資料圖片
在去年底的東南亞海嘯之後,馬六甲的海盜曾沉寂兩個月,但自今年3月開始,海盜出沒再度反彈,有報案記錄的海盜事件就有28起。據稱,沒有報案的海盜事件差不多是報了案的兩倍。
馬六甲海峽這條「世界經濟的生命線」,長不過1,000公里,最窄處不足600米,全球貿易中1/4的貨物運輸和將近一半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這裡,每年過往的商船超過6.3萬艘。然而,就在這狹長的海峽之內,據「國際海事局海盜報告中心」統計,僅2004年,有記錄的海盜事件就達169起,佔去年全球海盜案件數近60%。其中,共有30名船員被殺害,另有30人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船行淺灘細欺大莫奈何
「海峽太窄,船又太多,所以速度不能太快,海盜的快艇很容易就追上了。尤其是走到一些淺灘時,若碰到海盜,連走『Z』字形加速擺脫的空間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自己的船包圍。」在海上打拚了整整15年的秦文禮(化名)船長頗有感觸。根據海上通行的國際規範,商船航行只需離岸12海里。而在蘇門答臘島以北的印尼海域,當局「強烈建議」各國商船離岸50海里航行,因為如果靠岸太近,商船更易受到海盜攻擊。「其實海盜的快艇,開出50海里是小意思。無非是說,在50海里之外,海面開闊,對海盜來說,要找到一艘商船相對會困難一點。」秦文禮說。
星馬印護巡一直有分歧
2004年7月起,馬六甲海峽周邊三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共出動17艘巡邏艦,聯合在馬六甲海峽相關海域巡邏。儘管效果不錯,但用17艘巡邏艇對付整個馬六甲海峽和周邊海域的海盜,無疑是杯水車薪。
美國和日本熱切冀望介入「保護海峽」行動,但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指出,「海盜問題越來越不像一個國際法的問題,而更多地成為了一個地緣政治的問題」。三國在打擊海盜的問題上一直有分歧:新加坡一直試圖把高舉「反恐」大旗的美國引進三國聯合抗擊海盜的「小圈子」中來。而事實上,當新加坡把從菲律賓撤出的美軍第七艦隊「迎進家門」時,美國的軍事力量就已正式進入到馬六甲的核心。但馬來西亞和印尼始終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這兩個國家看來,美國的介入,唯一的後果就是對兩國主權的侵犯。
日本商船被搶劫最多
日本也不甘人後,理由是它所進口的絕大部分原油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運輸。此外,日本商船在馬六甲被搶的次數遠遠高過其他國家的商船。
在日本的推動下,去年11月9日,東盟十國連同日本、韓國、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等16個國家在東京共同起草了「《關於打擊亞洲海盜活動和武裝搶劫船隻行為的地區合作協定》。目前已有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和老撾在這份協定上簽字。再有六個國家簽字,協定就將正式生效。
此外,日本還向印尼提供了數艘巡邏艇,供印尼打擊海盜之需,並派出一批官員前往雅加達,協助指導印尼的反海盜工作。
控海峽扯上美中日糾紛
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主任鄭永年教授認為,美國之所以突然那麼看重馬六甲海峽,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國的崛起。因為中國的對外貿易和能源進口的海運主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誰控制了這個海峽,誰就控制了中國的經濟生命線。「如果美日以同盟的姿態一起進來,那更是對中國赤裸裸的威脅。」鄭永年這樣作結。 ■資料來源: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