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9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財經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9-16] 粵取消賣樓花尚無時間表

放大圖片

 世聯地產公司董事長陳勁松擔心取消預售將引發業界大洗牌。陳悅 攝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陳悅廣州電】對於央行最近建議取消房地產預售制度,廣東省建設廳廳長勞應勳此間亦證實廣東正積極反思現行預售制度問題,至於「何時、怎樣取消」則尚無時間表。

 「取消預售」消息最近在廣東業界引發巨大爭議,既要面對樓市新政後的低迷市況,又遭遇未來可能的預售資金供應斷裂的打擊,業界大洗牌看似無可避免,部分發展商已聯手上書中央部委呼籲暫緩執行,中小發展商代表更放言,一旦決定取消預售制,將立即大幅減少房產供應,並拉升所售樓價。

政府權衡利弊不一刀切

 省建設廳此間委託中介世聯公司收集業界反應及製作報告,在《廣東省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可行性研究》這份內地首份「取消預售」可行性報告書稱:「取消預售是歷史必然趨勢,但目前應以廣州和深圳為試點,逐次提高預售條件,在經過一個合理緩衝期後最終取消預售制度」。

 據稱,目前省建設廳對此有基本一致的認同聲音:「政府會權衡利弊,絕對不會搞一刀切;一步到位取消預售房制度可能性不大,但會考慮逐步分階段取消。」省房協秘書長蔡穗聲亦對本報稱,應創造條件和時機才考慮取消預售制,目前並非好時機。

 其實廣東商品房預售制歷多次改革效果並不明顯,據「世聯」調研評估,從2001年到2004年,省房協共收到房地產投訴事件1730起,其中涉及預售環節的投訴事件共770起,佔房地產投訴糾紛的44%。其中,預售環節遭投訴比例最高的是「貨不對辦」和「爛尾樓」,其次是「認購定金」和「抵押再售」。「世聯」董事長陳勁松稱,預售制應有改善空間,譬如央行最擔心預售款被發展商挪用一事,應強化銀行和發展商共同監管。

投訴糾紛預售制佔44%

 然而,該評估報告則聲稱「取消預售」弊大於利,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房價上漲。從長遠來看,「取消預售」對房地產項目開發經濟消息影響巨大,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結構也將發生徹底的改變。房地產市場上的利潤、成本和銷售價格等都將隨之發生大幅變化。同時,開發商格局將重新大洗牌,由於「取消預售」後開發商在項目投入上增加,導致開發商自有資金的比例最高要達66.7%,資金實力不強、開發能力較小的中小企業,將因面臨資金壓力而被淘汰,或被大型企業兼併,或幾家房地產企業選擇重組。

中小企最反對取消預售

 對此,中小發展商代表是這場「取消預售」爭論中反應最激烈的一群,除了表示盡一切努力反對「取消預售」之外,在現樓市場將大幅減少或推遲現貨供應,並相應調高在售樓價,以求彌補有關資金鏈斷裂的損失。面對業界激烈反應,陳勁松的觀點是,若取消預售,短期內商品房供應量將減少80%以上,開發門檻急劇提高,中小開發商將被淘汰,而剩下的幾大開發商很可能將聯手提高房價,如此人為拉漲樓價並不符合中央對抑制高樓價的願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