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人物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0-26] 趙嘉榮 要活得自在

放大圖片

七歲時的趙嘉榮

李澤銘

 小學升上中學,中學升上大學,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不斷向上爬,直到「出人頭地」—每個人的一生大抵如此—在成功金字塔內向上游,過程中被擠出塔外的就是「失敗者」。

 若以這種眼光看待他,他的一生都注定失敗——他就是趙嘉榮。

不一樣的開始

 第一次與嘉榮見面是在中環「橫街窄巷」中的一家小書店,那時正舉辦他最新一個攝影展。選擇在這裡辦展覽和接受訪問,可能由於書店的形象與他相似,都是小眾另類,別具內涵,鋒芒內歛,孤芳自賞。

 嘉榮自小開始離家出走,在校內是反叛學生,因不滿任教的老師,而在會考中自動棄權。在眾人眼中,他的路可能到此為止。「我認為自己是讀大學的材料,但我明白這想法不可能在香港實現。突然發現台灣也有大學,於是去了台灣。」

 從香港到台灣,讀的是社會學。「大概希望認識更多的事物,開闊眼界。」就在這時候,碰上台灣的民主醒覺,被龍應台的《野火》激起滿腔熱血,成為革命的先鋒。現在,龍應台已大為收歛,同志的熱情不再,但在他的瞳孔裡,彷彿仍投映著當時的火紅歲月。

一個偶然的決定

 完成大學課程,才發現自己的興趣在戲劇,於是到美國找家人商量。「家人當然不同意,覺得當時才讀戲劇,會白白浪費了這麼多心力才完成的學位。我唯有妥協,找一份我既不討厭,又能維生的工作,最後選擇了攝影。」

 因為這個抉擇,攝影機陪伴了他近廿年。他先後當過《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的攝影記者,現在替《時代周刊》工作。其間出版過幾本圖片集,辦過幾次展覽會。能為《時代周刊》拍攝封面照片、出書辦攝影展,應該是許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事情,但他對這些反應相當冷淡。

 「我的人生準則和一般人不同—人人都以賺錢、成名為人生必然的目標,認為追求這些便等於追求快樂,但卻忽略了當下。我要求自己活著的每一刻都感到自在。」

異常的世界觀迸發異常創意

 在他眼裡,世間很多的成就,都只不過是偶然的產物,沒甚大不了。「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提供適當的設備,你也可以成為偉人。安排你到戰地,在機關槍前給你一部攝影機,你只需按一下快門,就能獲得普立茲獎。」可能他忘記了時勢做英雄,英雄也能做時勢,按一下快門誰都可以,但背後的努力和勇氣,卻不是人人能付出。

 看甚麼都不「順眼」,作品裡所呈現的都是模糊黑白的影像。是對人性醜惡感到失望?是對社會不公作出控訴?一位與他稔熟的台灣作家聞人悅閱對記者說,嘉榮具有過人的洞察力,在照片裡散發的張力,能準確捕捉人的注意,也深深感動人的靈魂。

 初次見到他作品裡一張飛機爆炸的照片,畫面雖然經過黑白蒙太奇的處理,但仍給予記者無比的震撼。

浪子不回頭

 四十多歲的嘉榮遊蕩在外多年,家中父母難道沒半點微言?「他們就是拿我沒辦法,惟有接受。我的兄弟妹妹都是專業人士,只有我這個異數。經過這麼多年,相信他們已開始諒解。」

 每天活在當下,未來是遙遠但不迷茫。「我享受現在的工作,現在的生活。但當有一天,我發覺有其他的事情更適合,我會毫無保留去做。或許,你某天會在街上看見我當小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