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國際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09] 華麗背後的社會瘡疤

放大圖片

 ■法國貧民區是今次騷亂的發源地。美聯社

 法國騷亂持續不斷,令人驚覺華麗的法國背後,其實有很多積壓多年的深層社會問題,如今亦已一一暴露,成為騷亂蔓延不遏的肇因。

不重警民關係

 法國警方制度屬高度中央集權,跟其他歐洲國家的社區自主模式有別。德國警察工會發言人霍萊切克便說,法警處理「麻煩」社區奉行「軍隊模式」,整個架構由較大的單位組成。

 幾年前,前總理若斯潘嘗試推行改革,引入社區的警察部隊,建立與社區的聯繫,防止罪案。但2002年薩爾科齊初就任內政部長,即通過了一項新的保安法例,把有關資源重新調配,強化了防暴警察等的鎮壓式執法措施,棄用了原有計劃。

 另外,巴黎警方欠缺處理同類情況的經驗,統計指巴黎警員平均只在警區服役15個月便要求調職,對社區的認識不深,亦是不能遏止騷亂的原因。

移民融入失敗

 法國奉行種族融合政策,以平等主義為理念,不分種族膚色。但法國的城市規劃卻未能實現這個精神,反而將外來移民集中在一區。在60和70年代興建的市郊社區,有17層高的大廈,為來自北非和西非的貧困家庭提供資助的低成本住宅,是當年現代化的代表。

 不過這些住宅如今已老化,這些地區亦變相成為貧民集中地的九反地帶。當年大量的工廠就業機會逐漸流失,失業率更高達全國平均失業率的4倍。

福利助長失業

 法國的社會福利政策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按照社會福利政策,長期失業人士和無學歷青年,都可以領取政府的補助。另一方面,法國的中產階級家庭,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法,如送孩子進私立學校等,避免將孩子送進外國孩子比例高的學校。結果能夠進入大學預備班或高等院校的移民子女少之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都不願僱用沒有接受過職業培訓的移民子女,令貧者越貧,自然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綜合報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