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02] 意見是自由的 事實是神聖的

■張圭陽 資深傳媒人

 香港報業公會舉辦活動的時候,經常引用這一句說話為口號:Comment is free,but facts are sacred(意見是自由的,事實是神聖的),這句說話出自何處?有何背景?

 1921年英國《衛報》總編輯司各脫C P Scott(1846-1932)在紀念《衛報》一百周年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對外闡釋《衛報》的編輯理念和立場,他在提及如何處理消息來源及報道的準則時,提到了Comment is free,but facts are sacred(意見是自由的,事實是神聖的)這一句話,八十四年間這句話已成為許多傳媒的報訓,也成了大學教授新聞課必提的一項內容。司各脫這句話還沒有說完,他還有幾句話同等的重要,但是卻較少的為香港業界所認識。他說:「反對者的意見與朋友的意見享有同等被報道的權利」。他還說:「坦率的評論固然好,公正的評論更重要」。

 英國《衛報》標榜財政獨立、編輯獨立的方針,在國內及國際報界享有極高的聲譽,這當然是得來不易的事,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衛報》的老闆,也就是司各脫的家族,為了長期有效的經營《衛報》,免受經濟問題的困擾,成立了「司各脫基金」,把報紙的盈利收益,全數放入基金內,以支持報紙的營運和提升印刷、出版及內容的質素,報紙的編務人員在沒有後顧之憂下,可以安心的報道事實、發掘事實,不受廣告商或政黨的威嚇。

 過去十年,世界各地的傳媒競爭異常激烈,司各脫的名言,也變成了「評論是廉價的,事實是昂貴的」(Comment is cheap,but facts are expensive)。這也是為什麼主流媒體都在做評論式的節目,對發掘事實真相的工作,管理層都望而卻步。一件新聞事件發生,先行的往往是評論、意見,而不是事實,記者追趕的是「坦率」的、可以「起題」的評論和意見,而不是事實的報道和分析;這些意見和評論是否公正,是否切題,卻無暇照顧,大有「有聞必錄」的「氣勢」,至於給不同意見者有同等的發言權,卻需要傳媒經營者有無比的勇氣,才能履行並堅持下去。

 《衛報》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六十年代因為印刷技術落後和市場競爭激烈,一度希望和《泰晤士報》合併。1993至1994年,英國報業亦展開削價戰,《衛報》不為所動,堅持用更高的內容素質和獨家的新聞報道,不單在削價戰中生存下來,還拓展了市場。(聯絡作者:kwaiyeung@gmail.com)(編者按:上期因技術問題遺漏文章最後「的時刻。」三個字,令讀者不能卒讀,謹此致歉。) (本欄每周五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